云浮中学教育科研工作三年规划

时间:2022-10-31 10:03:04 热门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云浮中学教育科研工作三年规划

  一、背景

云浮中学教育科研工作三年规划

  经过几代人近90年的不懈追求,目前的浮云中学无论是教育教学质量,还是办学条件都已经处于浮云市的领先水平。近几年来,学校高考上线人数增幅远高于高校扩招幅度,尤其是我校在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以后,标志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认可。在这大好形势下,学校领导依然保持着清醒头脑,思考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认为:追求高考升学率并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尤其是当高考升学率稳定在一定水平以后。学校要持续发展,要提升办学品位,就必须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向观念要效益,走“高质量,轻负担”的办学之路。在这个背景下,学校提出了“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并确立了三个观念:教育要改革,科研要先行的观念;向科研要质量、要效益的观念;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的观念。也就是说,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紧紧围绕“科研”来展开,把转化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科研工作的中心目标。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侧重点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行为。离开了理论的指导,教育科研是无源之水,一味的埋头苦干固然使人感到充实,但极容易使教师陷入盲干的困境。浮云中学多年的传统“时间+汗水”的本色不能丢,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战略思想的今天,就必须通过教育科研给它注入新的内涵,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以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教学教育工作中的引导力、提升力、开发力和凝聚力的作用。

  二、奋斗目标

  (一)定性目标(即教育理念)

  1.使我校的教育科研、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完善“主体性”管理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主体性”教育模式;科研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与时代同步。

  2.突破陈旧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活动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以组织学生自主活动为本的教学观。

  3.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人格,开发学生潜能;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不求平均发展。

  4.在校内培育“教研文化”,激发每个教师的科研热情和潜力,为全校教师营造“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氛围。

  5.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提高教师参与国家、省、市、校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等级;提高教师在本校教育研讨年会上的学术理论水平。

  6.筹建具有较高水平的校园网,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建好学校资源库。

  (二)定量目标

  1.教师教育观念明显改变。80%的课堂教学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基本杜绝“满堂灌”现象。

  2.教师科研能力明显提高。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能规范写出实验设计和实验结题报告,并掌握2种以上的科学研究方法;45岁以下的教师要100%参加一项以上的课题研究或教改实验,结题率达100%。

  3.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70%的教师能独立制作教学课件。

  4.出版专着2本以上;获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项以上;在国家级刊物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以上,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0篇以上。

  三、阶段目标

  教研室根据学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总体战略思想,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

  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解决教师“为什么教”(教学目的)、“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样教”(教学方法)的问题。将把转化教师教育观念放在首位,通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使全体教师在思想上实现四个转变:

  1.由“假设学生都不会”向“假设学生自己能学会”转变;

  2.由关注教学结果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转变;

  3.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转变;

  4.由封闭式的课内教学向开放的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变;

  在此阶段要求教师以“课堂七条”约束自己的教学行为,科组要通过反思性教研活动、“合作式”评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各科组的教研活动要紧紧围绕教研室制定的阶段目标进行,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本学年第一学期的理论学习主要以科组为单位的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完成每学期2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第二学期的理论学习主要由学校统一组织,将定期举办由校级领导和教研室主持的专题讲座,系统地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具体学习材料由学校统一发放)。课题组的主要工作是学模、建模,形成“民主、平等”课堂氛围。

  第二阶段

  此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即研究学习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通过学习使教师由单纯的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方式主要有专家指导、校领导讲座、科组组织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学习内容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心理学、元认知理论、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学生学习心理等。本阶段教研室将在进一步完善反思性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在全校开展案例教学,并组织教师学习案例的写作格式。

  此阶段全校要基本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中心要逐步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课题组的主要工作是用模、研模。

  第三阶段

  此阶段工作重点主要是探讨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探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构建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在主要学科形成“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即通过教学主体互动、教学主客体间互动、师生认知互动、师生情感互动、师生实践活动互动等,促进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的生成,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以上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各科组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同时,以上三个阶段与我校承担的“十五”规划省立课题的结题时间也是一致的。

  四、宏观措施

  学校教育教研工作的中心就是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主旋律,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课堂七条”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教学处自身建设方面: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形成科研网络

  形成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学处——课题组——教研组、级组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教研室——课题组——实验教师组成的三级科研网络。教研室要制定好学校教育科研的中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充分发挥其管理,咨询、研究、协调、指导的职能。

  2.重视制度建设与创新,加强课题的规划与管理

  教学处将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立项制度》、《教育教学改革制度》、《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等规章制度,积极推进我校“主体性教育”的建模、用模、研模、炼模工作;突出对科研过程的管理,重视科研成果的评价与转化,在实验课、研究课中树立“只求突破,不求完美”的思想。

  5.分工明确,课题落实

  教研室内部、教研室与课题组、实验教师间要有明确、合理的分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6.做好“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7.抓好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与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

  (二)教学处在管理改革方面:

  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从本学年开始,级组长要参加教学工作会议,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举办浮云中学教育教学研讨年会,以加快校内科研成果的转化,并评出年度优秀论文(科研成果);完善教研员聘任制度,充实教研队伍。

  2.抓好教育观念转化工作

  为保证教师队伍的教育观念与时代同步,教学处将在《云中教研》上增设“教师论坛”,并由科组(级组)轮流主办,就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探讨提高教师的理论和论文写作水平;进一步办好《教研动态》,通过“教研动态”把国内外最新理论动态、研究热点介绍给教师,并通过教学研究、教学实验、教学改革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把这种观念融入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中。

  3.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以“校本培训”为主,在全体教师树立“成长在云中、成名在云中、成功在云中”的思想。争取通过几年的时间建设一支由“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云中名师”组成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教改课、研究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能少于1/3

  针对我校目前实际,教研室提出初中教改课、研究课、示范课教师讲授时间不得多于20分钟,高中不得多于30分钟。

  5.完善“师带徒”制度,加强理论学习

  每学期师徒互相听课5节以上。从下学期开始,每月第一周为科组固定的理论学习时间。

  6.抓好教学评价工作。

  对教学评价的结果要认真分析,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三)科组建设方面:

  1.科组长要加强岗位意识

  科组长要准确、详细传达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及科组长例会精神,认真贯彻学校的方针、政策,深刻领会“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战略思想,并围绕这个思想认真配合教学处的工作,把学校布置的工作落到实处。

  2.科组长要加强学习

  科组长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能独立指导科研工作。

  3.科组长要重视常规管理

  科组长在科组工作中要善于管理,敢于管理,把科组建设成一个团结、拼搏并有较高教学水平的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