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总结【热门】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扶贫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扶贫工作总结1
20xx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20xx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
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
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xx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xx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x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扶贫工作总结2
我于xx年x月x日经单位选派,作为建整扶贫联系点工作队队员,进驻xx村。通过近半年的农村基层实践,使我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工作责任心,熟悉了农村基层工作程序。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积累了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与此同时,在与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及村民的朝夕相处中,增进了理解与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学到了许多工作方法,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发展意识,真切感受到基层锻炼的价值与益处。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建整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我认为,建整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逐步使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生态好起来、村容美起来、班子强起来”。要做一个合格的建整扶贫工作队队员,就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农村政策、规章制度和各种会议精神,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建整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中,我注重学习,认真思考,不耻下问,并结合实际和工作需要,一直坚持学习相关的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工作才能,增强自己的工作自信心,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帮助自
二、深入基层,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
1、进村调研,制定规划。x月x日和其他工作队员进驻点村后,首先是通过走访群众、座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村组干部会等多种方式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熟知村民的要求与愿望,仔细分析与研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目标,科学合理的'规划xx村的建设项目,起草了《xx年发展规划》、《xx年工作计划》、《建整扶贫工作项目建设计划书》等资料的初稿撰写工作。再次是按照农村党支部“五个好”的要求,采取以举办讲座、集中培训、专家示范、外出参观等形式,着力提高村级组织和农村党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能力,科学发展、富民强村的能力,协调利益、促进和谐的能力,起草和完善了《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培训党员干部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及《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制度。
2、进村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做好调研,制定好规划后,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充分了解建整扶贫工作的主要目标。为此,我和其他工作队员,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建整扶贫工作的具体内容、任务和目标;另一方面是召开群众大会,向群众反复宣讲建设内容、规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过程、步骤。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更为建设项目的实施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3、分步组织项目建设,用心为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按具体制定的xx个项目建设中,现正组织分步实施。在椪柑产业项目实施中,工作进度缓慢,还有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认为“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差等情况,我和另外一名工作队员经请示队长同意之后,于x月x日住到村里开展工作,白天组织村民进行开沟撩壕并测量,早晚深入村民家中走访并做思想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半年来,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思想和工作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工作经验缺少,工作新局面还待打开。本人虽然以前在乡镇工作多年,但真正深入农村一线工作很少,农村工作经验缺乏,对农村工作自身独创性开展不够,工作新局面有待进一步打开。二是政策理论水平低,不能很好为群众服务。由于本人对农村政策理论掌握不够,对市场经济知识了解不多,缺少经济操作实践经验,加上驻点村经济条件所限,驻村工作半年来,在发展当地经济工作不堪理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技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四是工作力度不大,主要表现为观念更新不够,抓实事、大事不够,高效做事不够。五是工作上欠主动性,胆子不够大。六是协调能力不强等。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将认真反思与总结,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加强学习,勇于实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情感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好,我有决心、有信心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体会和收获。
经过近半年的驻村开展工作,每天都与村民朝夕相处,并肩工作,村民的纯朴、善良、勤劳,深深的感染了我,使我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触动。通过这半年的基层锻炼,我对农村工作的开展和存在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今后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工作中,我也深切体会到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与村民群众融为一体,放下架子,虚心待人,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加强与村民的交流沟通,并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才能求得理解与支持,更要依靠和争取村干部的支持与帮助。现在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只有扎根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服务群众;只有勤于实践,才能尽快成长。同时,驻村工作给我在政策水平、
业务能力、思想作风上的提高使我终生受益,工作队领导教给我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永远都将是我今后学习、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
扶贫工作总结3
镇扶贫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扶贫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XX年,我镇重点抓了洼里高、南头、大宫、姬庄、前高5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这5个村都是典型的农业村,要想改变贫穷的面貌,首先要把这些村的基础设施建好,于是我们根据各村情况,利用上级扶持资金,分别为洼里高村投资3万元新修柏油路300米,为大宫村投资3万元新修柏油路300米,投资4万元为南头村打深井1眼,投资3万元为姬庄村打井1眼。
二、项目建设方面。较好地完成了这5个村有周转棚、周转羊项目。我们首先对贫困村干部群众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贫困村群众对该项目认识不深,又缺乏技术。要想项目建设成功,必须先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群众的种养植技术,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一方面通过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到外地进行了参观学习等形式,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技致富意识;另一方面,积极聘请县农业局、畜牧局等技术人员到村讲课,进行现场指导,提高了群众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了群众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使该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全镇已发放周转羊332只,其中洼里高村112只,涉及28户,大宫村112只,涉及28户,南头68只,共17户,姬庄40只,共10户;全镇已建周转棚32个,其中前高20个,南头12个,均已通过验收。另外正在筹建的有大宫10个、前高15个、姬庄25个,将在05年开春动工。
XX年的扶贫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但是我们自觉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及1号文件精神,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壮大我镇农村经济为目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积极开展工作。
扶贫工作总结4
一是挂牌奋战。针对全镇20xx年底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以及边缘户,制定了挂牌奋战责任体系责任清单。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帮扶,1户5人未脱贫户达到脱贫标准,全镇贫困发生率降至0%;10户34人脱贫监测户消除了返贫风险;14户51人边缘户消除了致贫风险。
二是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按照县脱领办安排,重点在义务教育、安全住房、基本医疗、安全饮水方面深入开展“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建立健全提高脱贫质量和防止返贫长效机制,重点突出攻坚清零,统筹兼顾巩固提升,实行动态监测,定期筛查,即时整改,深入筛查整改遗漏隐患和盲点死角,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确保“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清零。
三是“5+1”专项提升行动。紧扣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村组道路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兜底保障等6个方面重点内容,开展脱贫攻坚“5+1”专项行动,做到了明确目标,严守标准,细化措施,倒排销号,并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四是各级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按照“边巡视、边反馈、边整改”的工作要求,我镇对中央、省市县各级反馈的问题都进行了全部认领,并分别建立了镇、村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制定整改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按期上报工作进展,截止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部清零。五是已脱贫人口全面检视工作。全镇成立了9个以包村工作组长任组长、驻村工作队队员、包村干部、村干部为队员的`已脱贫人口全面检视工作组,采取入户调查、查看资料的方式,主要检视人均纯收入是否稳定超过4000元,“两不愁、三保障”有无反弹、是否达标。经过检视,全镇20xx—20xx年脱贫户(除11户39人脱贫监测户)共844户3325人,达标844户3325人。
扶贫工作总结5
xx镇位于商州西南25公里处,秦王山下,汝河流域,全镇总面积86平方公里,,全镇辖11个行政村,57个村民小组,3109户,11510人,其中贫困人口2699人,耕地面积5300亩,宜林荒山15000亩,境内沪陕、银武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十一五”期间,我镇一直将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来抓,按照“企业带动、信贷推动、培训拉动、协会促动”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扶贫到户贴息贷款、雨露计划培训、重点村建设、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镇产业扶贫的发展。
一、“十一五”以来产业发展的概况:
1、在国家和上级扶贫政策、资金的扶持下,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5万元,使我镇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2、充分发挥扶贫小额到户贴息贷款作用,瞄准贫困对象,选准特色产业,对信用等级良好的农户,简化贷款手续,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的燃眉之急。“十一五”以来,我镇累计投入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120万元,累计发展核桃园475亩,板栗园200亩,发展养猪大户10户,养鸡大户16户,大力培育特色养殖,重点扶持xx村三组马隆的特种野山鸡养殖和xx村的闫龙龙6000只土鸡养殖项目,覆盖全镇11个行政村,扶持贫困群众600余户。在产业大户的带动下,全镇初步形成了以优质良种核桃为主导产业,其它种植、养殖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
3、依托扶贫“雨露计划”培训项目,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十一五”以来,我镇“雨露计划”累计培训120余人,劳务输出创收300多万元,真正达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4、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按照我镇产业发展方向,分别在核桃栽植与管理、板栗栽植、生猪养殖、天麻栽植等方面对产业发展村的群众进行了培训,使每人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十一五”以来,累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500人次。
二、产业化扶贫存在困难和问题
1、扶贫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实际投入资金难以满足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
2、扶贫产业规模不大。由于部分群众的参与意识不高、市场需求变幻无常等原因,对发展扶贫产业持观望状态,部分扶贫产业规模还是偏小,农户参与面还是不广。
3、扶贫产业效益不高。
4、对产业发展关注不多。现在乡镇扶贫办涉及的工作内容较多,有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移民扶贫搬迁、扶贫贴息贷款等,而扶贫办人员偏少、没有工作经费,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员来抓扶贫产业发展。况且村委会在如何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方面的办法不多、思路不清、措施不全,发展扶贫产业只能是顺其自然。
三、发展产业化扶贫的几点建议
1、发动农户积极参与。一是要选准扶贫产业。二是要建立产业基地。三是要宣讲优惠政策。
2、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区、镇、村各级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力争2-3年内使90%以上的贫困户真正掌握1-2门实用技术。
3、拓宽销售渠道。一是要培育好各类流通组织和能人。二是组建好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三是扶持发展好各类龙头企业。同时,采取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和扶持外来加工龙头企业。四是要采取比较灵活的销售举措。积极拓宽扶贫产业产品的销售渠道。
4、建立发展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产业风险抵御机制。为种养农户购买农副产品种养风险保险,以应付突发的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二是建立产业协调扶持机制。整合各个部门的优势,制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研究确定扶贫产业的主导方向,协调解决扶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扶贫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扶贫工作总结6
20xx年,根据《关于对20xx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主要目标实施考评的通知》(通办发〔20xx〕xx号)和《关于开展“十三五”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帮村党员干部帮户活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和总体部署,我办认真做好结对扶贫工作。结合本办实际,真情帮扶,在开展与海门市包场镇河南村的“部门单位帮村,党员干部帮户”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到位,确保帮扶规范化。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地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我办领导始终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外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采取帮扶措施,不断拓展扶贫工作新局面。年初我办把结对扶贫工作列入办重点工作,对全年的扶贫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和部署,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任组长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主抓此项工作,并专门安排友城友协支部负责日常联络,责任落实到人。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有组织领导、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坚持做到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资金,从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出发,倾情倾力,认真对待和落实帮扶工作,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运作。
二、扶贫助困到位,确保帮扶有成效。
20xx年,我办紧紧围绕结对帮扶工作责任目标,认识到位,行动迅速,措施扎实,充分发挥我办职能优势,结合海门包场镇河南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帮扶方案,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积极组织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在端午、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夕,分别组织党员干部3次对结对帮扶的困难党员江金生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并给予该家庭1600元经济救助,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当前家庭生活上面临的暂时困难,帮助他们重树致富的信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二是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等形式,询问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详细了解村情,理清帮扶思路。在深入调研、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制定了帮扶方案,并将帮扶工作与开展“三解三促”、推动机关作风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开展扶贫助困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序推进,加强了结对帮扶活动的有效落实。
三是坚持既扶贫,又扶志,积极做好政策宣传与群众思想工作。20xx年,我办组织党员干部先后3次深入结对村、结对户中,采取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一方面切实宣传好党的十八大一系列新观点、新部署;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他们树立勤劳致富、创业致富,自强自立的意识,增强他们对改革发展的信心,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学会一技之长,增强就业本领和创业能力。
四是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先后给予河南村4000元资金,作为对河南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资金扶持,以此来帮助丰富该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对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一是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形式比较单一,活动开展还不够平衡,有待进一步改进;二是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安排和组织下去的时间次数比较少,宣传力度还不够;三是捐款和资金帮扶的多,真正在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帮扶的东西不多。
四、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办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帮扶力度,拓宽帮扶途径,增强帮扶实效,巩固帮扶成果,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重点,继续做好“部门单位帮村,党员干部帮户”工作,进一步健全长效帮扶机制,努力发挥本办职能优势,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推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扶贫工作总结7
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村的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攻坚政策,坚持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家推进罗霄山脉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用好中央和省里的扶持政策,把扶持重点放在因病、因灾、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目前尚无致富门路等具有发展本事的二类贫困户和有发展本事的三类贫困户,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善作风,切实抓好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
一、严格把关,提高扶贫精准度
扶贫就是要“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圈出贫困区域、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为此,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我乡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重点做好了几项工作:那就是准确扶贫对象,建立规范档案;量身定做扶持措施,确保扶贫效果;帮扶职责到位,完善考核机制。
1、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按照精准度的要求,根据县核定我乡贫困人口人的数量科学分配到各村、组,组织人员到村到户开展好贫困状况调查,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情景明。采取“五定”措施(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职责、定目标),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
2、加强“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强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没有劳动本事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本事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让他们都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住房、医疗和教育)。
3、加快移民搬迁的步伐。全面推行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生态建设、圩镇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按照自愿原则,进取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加大移民搬迁宣传力度,强化措施,大力推进。比如源生态移民建设项目就由我乡党委书记一把手亲自负责调度,多方奔走,还由乡政府前期垫付了万启动资金。计划实施“进城进园”搬迁移民人,实现进圩镇、中心村安置人。切实解决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生态保护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从而不断减少贫困人口。
4、抓好“智力扶贫”即培训转移就业扶贫。经过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本事,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以贫困家庭“两后生”和进城进园安置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集中扶持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本事。,计划完成学历教育及劳动力转移人。
5、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进取探索创新扶贫模式,争取国务院扶贫办的政策支持,以乡源头生态保护及县饮用水源地为基点,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如源村毛竹、基田村茶叶及毛竹和花卉苗木、大小湖岽村藏香猪、牛、羊特色养殖,胡屋村兔子养殖,黄陂村蜜蜂养殖等等。
6、夯实基础设施基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应对全乡70%的小组路未硬化的难题,我乡进取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今年开工建设公里小组路面硬化,20xx年向上申报6个扶贫项目,争取资金万,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水通电,个校安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二、我乡扶贫攻坚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职责制,层层抓落实。
我乡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扶贫攻坚工作由党委书记一把手负总责,并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乡、村层层签订职责状。党委、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强完善组织领导,以实现扶贫开发的高位推动。按照“书记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充实完善监督体系,定期检查,构成制度,长期坚持。
2、县乡联动,县级对扶贫工作的参与性增强。
当前,重点村的村干部和群众对挂点扶贫工作都很支持,迫切期望挂点单位能办好事、办实事。全乡6个扶贫重点村已有了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并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以“三送”为载体,制订了《乡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实施方案》,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为每户帮扶对象指定一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职责人,并将帮扶情景和帮扶成效作为明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料,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扶职责人和帮扶实施情景建立电子档案,以便随时查询。
3、正确引导产业转移,大力扶持特色产业,进取鼓励外出务工,帮忙贫困农民增加收入。
在加大黄龙病防控工作力度的同时,大力宣传我县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加强土地流转,特色产业成规模,应对黄龙病带来的蜜桔脐橙产业收入的急剧减少,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就近就地开展二、三产业,并结合当地实际,帮忙并组织农民搞劳务输出。我乡结合招商引资工作,采用引导贫困户到我县工业区就业的办法,增加贫困户收入。
4、加大培训力度,依靠科技提高扶贫攻坚的效益。
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资料,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等培训资源,为帮扶对象供给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乡里今年举办各类针对农民的培训已达20余次,参训人次达500多。
5、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建立运作激励机制。
我乡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政策、步骤、批此上区分不一样情景,分类扶持,不搞“大锅饭”。对于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必须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本事、因残疾、因疾病致贫的,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体系。对于有劳动本事,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依靠自我的头脑和双手,经过勤奋劳动,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从而最大限度调动贫困户的生产进取性,使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为活力,带来了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本事、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
三、扶贫攻坚工作遇到的难题及提议
1、乡群众经济基础薄弱,果业开发晚,加上近年为加强源头保护及县城饮用水源地保护实行了全封山政策及退果还林,在增加群众收入方面遇到十分大的难题,异常是此刻果业遭受黄龙病的肆虐,产业转移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无经验可借鉴,异常是对于贫困家庭,小规模种植养殖户,抗风险本事更弱。提议加大产业转移工作调研,由县统筹作出更加合理的指导性意见。
2、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经济基础差,筹款本事弱,相对而言却是物价、人工上涨,补助标准偏低,通组路路面硬化的交通补助只补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资金缺口巨大,补助杯水车薪,造成“要致富先修路,要修路先借钱”,陷入了越修路要背的债越多的怪圈,提议加大基础设施扶贫补助标准。
3、在智力扶贫方面,一方面存在资料过老导致贫困户兴趣降低,另一方面培训知识不够专、精,对提高工作竞争力帮忙不够大,加上大部分贫困户本身学习兴趣不大,知识层面过低,对培训知识理解消化有难度。提议在加大智力扶贫力度的同时升级知识库,多供给先进、专精知识培训,并根据贫困户需要制定培训计划。
4、对贫困家庭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大,应对此刻的生活成本、物价压力,扶贫资金杯水车薪,加上经济条件差申请贷款更是难上加难,“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提议提高补助标准并加大对贫困户的贴息贷款发放力度。
扶贫工作总结8
为掌握全县农村教育工作实情,提高教育扶贫实效,教育局积极开展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三进”活动,就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全县教育特别是贫困山区学校办学情况,并就如何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了思考。
一、教育扶贫所做主要工作
我县是典型丘陵地貌,大部分学校为山区学校,典型特点是“点多、面广、人少、路远”,即教学点多,学校辐射面广,学生人数少,交通不便。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所,其中乡镇初中25所、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乡镇中心小学25所、村级小学(教学点)216所(个);全县在校学生****人,其中乡镇在校学生**人,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比例98.16%;现有农村幼儿园**所(公办5所),村小附设学前班145个,在园幼儿***人,农村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81.4%。
近年来,我县从着力改善农村尤其是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和做好扶贫济困助学工作入手,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实施教育扶贫工作。
1.不断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20xx年以来,我县先后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教育园区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农村公办学前教育和全国营养餐工程、农村薄弱学校食堂改造等5个试点县,争取到项目资金7个多亿,先后改扩建学校校舍5.1万平方米,装备学校图书7.3万册,实验器材、音体美教学器材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等9.25万件,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先后有48所学校被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改建增设村小附属学前班89个;建设教师周转宿舍1万多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教育教学条件。
2.着力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近三年来,全县招聘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组织选派了近百名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偏远地区学校、薄弱学校支教援教,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援助农村学校开展兼职授课和教学交流活动,为农村学校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和传、帮、带,有效提升农村教师师能素养。
3.全力开展扶贫济困助学工作。
积极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不断加大济困助学力度。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一免一补”普惠政策的同时,全力做好困难幼儿补助、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补助、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学费、贫困高中生补助以及贫困准大学生补助等工作,仅20xx年发放各类助学资金**万元,受惠学生**多学生,解决了众多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
4.努力倡导社会捐资助学。
在认真实施好政府层面的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扶贫助学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捐资助学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行政、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慈善助学活动,汇聚社会正能量。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来,先后接受社会各界义工组织、爱心人士捐资建校助学金930多万元,其中助学金260多万元,惠及学生近3000人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农村尤其是贫困村教育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制约着脱贫致富的进程。
1.部分村级学校基础设施薄弱、设备匮乏。
①基础设施薄弱。全县农村小学有B、C级危房13万多平方米,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小和教学点,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砖木结构瓦房,建设标准低,属于C级危房;配套设施差,生活用房、运动场地等紧缺。如,江口优新小学和河坑小学教室、教工宿舍等均为80年代建造的.砖瓦房,现仍在使用。
②教学设施匮乏。对比省定标准,全县边远乡镇尤其是贫困村的学校教学设施缺口很大,其余5所学校教学仪器配备不完善,课堂教学基本还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的模式上。简陋的教学条件和落后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育需求,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将子女转入城镇学校寄宿或者租房陪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边远村群众的教育开支,教育成本的增加在一些贫困山村则直接造成了一些孩子的辍学。
2.村级学校教师普遍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由于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村学校位置偏远、工作条件较差,大部分年轻教师不愿意到村小和教学点任教。现在主要是原来民办代课转正教师,或家在本地的中年教师在支撑村级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这部分教师大部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基本为初高中学历。同时,农村边远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教非所学”问题突出,很多村小都没有专职英语教师,或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由中心小学派员走教。
3.扶贫助学政策针对不够强、缺乏精准。现有“一免一补”、困难寄宿生补助、学生营养餐等扶贫助学政策,带有“普惠性”,缺乏精准性,有“撒胡椒面”的现象,而且标准不高,如贫困寄宿生补助,受助率达30%多,这其中相当一部分非属贫困学生或者说非属特别贫困学生;同时,因为受助面偏大,导致人均受助资金偏少,小学为500元/学期……
扶贫工作总结9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民勤县紧扣决战贫困、推动跨越、同步小康的目标,组织大学生村官认真学习扶贫政策知识技能,采取六项措施,给力精准扶贫,走好智力帮扶之路。
充电先行,掌握扶贫技能。组织大学生村官认真学习扶贫开发工作相关知识,准确把握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实行扶贫5+1帮带机制,由1名农技专家、1名乡镇领导、1名联村干部、1名村两委干部、1名科技示范户共同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解决扶贫环节中的难题,使大学生村官在扶贫思路上有人引、扶贫方法上有人教、扶贫困难中有人帮。在县党建网开设大学生村官专栏、大学生村官QQ群,并定期邀请扶贫先进典型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面对面地介绍扶贫方法、传授扶贫经验,为大学生村官传道、授业、解惑。
精准摸底,竖起攻坚靶子。每一名大学生村官带着责任,带着情意,进村入户接地气,访贫问苦,深入了解村民生活现状,做到户户上门、人人见面。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方式,逐户进行摸底调查,具体掌握每家每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构成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竖起扶贫攻坚的决战靶子。
找准穷根,进行分类施策。坚持有的放矢,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人而异分类施策。一是成因精准,通过调查摸底,认真分析每户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从因灾、因病、因学、缺技术、缺劳力、缺发展资金等原因中列出12项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本依据,结合贫困程度进行分类。二是类别精准,通过分类,划分出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贫困人口。三是定策精准,根据分类情况,确定对不同对象的帮扶办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其余的农户安排相应的产业扶持、教育培训等措施,千方百计带动农户脱贫。
开好良方,定准致富路子。大学生村官结合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围绕三个精准,切实制定扶贫工作规划。一是目标精准,要求紧扣全村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总目标,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各项扶贫目标。二是思路精准,要求在推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提高全村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着力打造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在产业链上创新扶贫模式。三是措施精准,要求针对各贫困村的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重点在产业发展路子和措施上作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安排,同时要求规划的内容和实施举措要具体细化到每家每户。
电商进村,发挥智力优势。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加快推进贫困村建设中的高智商作用,整合电商培训资源,由商务局牵头,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普及式的电商知识培训,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淘宝、1号店、微信等平台开设网店、微店,开展电商创业。要求参加过培训的大学生村官担当电商进村的教官,每人负责联系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村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等10家左右,上门培训电商经营知识和操作技术。并通过远程教育站点,向村民宣传、培训电商知识,推动电商进村入户。
精细着力,反馈脱贫成效。立足大学生村官工作细致的优势,健全完善扶贫管理机制,将贫困对象的基本资料、帮扶情况、帮扶责任人、脱贫时限等信息全部登记在册,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实行动态进退。结合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建立大学生村官扶贫问效调研队,围绕六个到村到户,实施帮扶工作进展和措施落实情况监测评估以及反馈机制,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教育培训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发挥好智囊团的作用,为扶贫开发工作建言献策。
扶贫工作总结10
20xx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工会议精神,积极争取各类扶贫项目,并认真组织实施。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xx年,共争取到位财政扶贫资金1820.32万元,发放扶贫贴息贷款3150万元,实施了11类扶贫开发项目,完成了县委、政府下达的向上争取资金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1、整乡推进扶贫开发项目。20xx年12月省市批复在20xx年—20xx年度实施,规划总投资9691.44万元(20xx年投资6170.59万元、20xx年投资3520.85万元)。已到位省、市专项扶贫资金1100.00万元。已完成投资7762.15万元,其中:财政专项补助资金827.02万元、整合部门资金3575.93万元、信贷资金578万元、社会扶贫资金14万元、群众投工献料折算2767.2万元,完成20xx年度投资计划的125.8%,占20xx、20xx两年总投资的80.1%,在20xx年12月底前完成。
2、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实施27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05万元,第一批6个已竣工验收,第二批21个已竣工,已竣工验收。项目覆盖全县7个乡镇、街道办,23村(居)委会27个自然村,1345户群众5495人受益。
3、革命老区建设项目。计划实施2个,实际实施4个,其中省径2个、市级2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9万元(省径100万元、市级39万元),省径2个已竣工,市级竣工1个。
4、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0xx年—20xx年度实施5个,搬迁5个自然村206户777人,到11月20日已完成安居房建设134户,已竣工验收3个。
5、太阳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实施1个1000户,投入100万元,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xx年5月30日前完成。
6、扶贫安居工程项目。第一批实施100户,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在汁易地搬迁点实施,已完成28户,其余正在实施;第二批实施70户,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0万元,已完工40户,计划在20xx年6月30日前完成。
7、产业扶贫项目。在十街乡、铜厂乡实施4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正在组织实施。
8、扶贫到户贷款项目。配合县妇联发放到户贷款20xx万元,贴息资金100万元。
9、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在浦贝乡下浦贝村实施,投入市级财政扶贫资金12万元,正在组织实施。
10、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在山里香、恒源、康源食品公司实施项目贷款3150万元,贴息资金94.5万元。
11、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培训100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
通过以上扶贫项目的实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贫困人口逐步减少,可以基本解决2190户8000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二、主要工作措施
1、积极争取资金。一是广泛储备建设项目,完善项目库,积极争取整村推进、易地搬迁、老区开发等项目,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扎实做好项目规划,为争取各类项目加快发展打牢基础;三是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扩大扶贫到户贷款规模。
2、规范项目建设。一是认真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建设招标邀标、公告公示、资金管理、绩效考核等制度;二是科学规划,规范实施,强化项目监督管理,确保建设内容和质量要求,发挥项目效益;三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和扶贫成效;四是认真做好扶贫统计监测、项目报表等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推进扶贫项目绩效管理。
3、强化资金管理。一是进一步强化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全面实现报账制,规范扶贫资金审批、拨付、报账程序;二是加强监督工作,不断完善项目资金申报、审批、管理办法,筑牢“六道”防线;三是落实廉政承诺制度,继续在整村推进、产业开发、易地扶贫等项目中实行廉政承诺制;四是继续开展扶贫资金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按照省市扶贫办、财政局的要求,对20xx1年以来全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清理自查,积极迎接省市审计。
4、做好服务工作。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好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各项制度;二是认真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切实帮助联系村委会马头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三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了解贫困群众所想所需,真扶贫、扶真贫;四是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服务意识,健全完善工作纪律、公务接待、用车管理等制度,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五是加大扶贫宣传工作力度,认真编印《易门扶贫信息》,宣传全县扶贫工作动态。
5、加强廉政建设。一是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深入开展岗位廉政教育、警示教育;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继续深入学习《廉政准则》;三是认真执行“三重一大”集体议事决策制度,项目立项、大额经费安排等,实行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四个倡导”和“九个严禁”规定,自觉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洁身自好,廉洁从政;五是继续开展廉政共建活动,实行项目绩效责任制和廉政承诺制,并开展廉政评议;六是落实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强化约束监督,逐步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风险防范。
我县20xx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组织协调力度,项目争取工作成效明显。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密切,资金整合力度大。
二是组织项目实施扎实。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落实扶贫项目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想方设法整合资金,积极发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各类项目实施进度快、质量高、效益好。
三是管理制度落实较好。扶贫项目管理责任制得到较好落实,项目招标邀标、公告公示、资金管理、项目验收、绩效考核等制度和规定得到严格执行,做到标准统一,施工规范,用制度管理项目,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规范性。
四是实施效益比较明显。通过项目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开发、农村社会事业同步推进,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项目争取难度大。我县不属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属民族自治地方、不属西部大开发集中连片开发区,扶贫开发资源单一,扶持政策有限,项目支撑不足,项目争取难度加大。
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乡镇(街道)领导不到位,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组织管理不力,项目实施进度慢、规范程度差、实施效果不明显。同时,少数乡镇业务工作仍然滞后,日常项目资料、统计报表报送不及时,难以适应工作要求。
三是扶贫管理人员少。扶贫项目实施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扶贫办现有干部职工人员较少、年龄偏大,随着扶贫业务的拓展、工作量的增加,现有人员难以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对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提高业务水平,推动各项工作带来了影响。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20xx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抓住云南桥头堡及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做大蛋糕、找准平台、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合力推进”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片区开发重点,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不断改善贫困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易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全年争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以上,实施整村推进、安居工程、产业扶贫、老区开发等扶贫开发项目10个以上,基本解决1620户6000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主要措施
1、抓好项目争取。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千方百计争取各类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一是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认真把好项目的审查、立项关,积极储备建设项目,建立和完善各类扶贫项目库;二是做好项目规划,把争取十街彝族乡整乡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作为重点工作,加大力度,积极争取,力争在20xx年—20xx年度实施;三是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安居工程、老区建设等项目;四是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扩大扶贫到户贷款规模,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五是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统筹政策,整合资金,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2、全力组织实施。重质量、强管理,继续认真执行扶贫项目管理各项制度,采取强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认真落实项目:一是多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重点做好浦贝彝族乡整乡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确保实施效益;二是认真组织安居工程、产业扶贫等项目的实施,克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三是抓好信贷扶贫项目实施,不断增加群众增收渠道。在项目实施中:继续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建设招标邀标、公告公示、资金管理、项目验收、绩效考核等制度;认真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继续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完善项目管理,规范建设;强化扶贫项目质量管理,加强监管,确保建设质量;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报账制,进一步规范扶贫资金审批、拨付、报账程序;完善项目移交手续,建立移交制度。
3、强化工作责任。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把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责任落实具体化,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二是强化跟踪督查,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度,确定每一项目的完成时限,倒排工期,克期完成;三是把“效能政府”四项制度落实到工作中和行动上,深入开展一线工作,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4、完成目标任务。一是继续深入推进廉洁扶贫行动,认真落实各项廉洁制度,扎实推进廉政建设;二是切实做好扶贫业务,按时上报材料,及时提供各种信息,提高报表填报质量,做好年度统计监测及基期调查工作;三是认真做好宣传工作,继续编印《易门扶贫信息》,宣传全县扶贫工作动态及成效;四是提高工作效率,认真落实省、市扶贫办及县委、县政府的决议、决定,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扶贫工作总结11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州委“4155”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县委“12138”精准扶贫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学习借鉴关卜“梅滩模式”,按照县委提出的“一做、二争、三抓”的扶贫工作要求,迅速行动,扎实推进联系村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一、联系村基本情况
赵家沟村位于百和乡西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属汉族、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179户、932人,其中:筛选出贫困户39户,贫困面覆盖率22%,已全部建档立卡。全村耕地面积1584.4亩,人均占有耕地1.7亩。全村草原总面积4713亩,草畜平衡1279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352名,其中劳务输出200人。
何闫家村位于百和乡北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是属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152户、745人,筛选出贫困户xx户,已全部建档立卡。全村耕地面积1558亩,人均占有2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352名,其中劳务输出200人。经济以养殖、劳务输出为主。
二、所做的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县x班子高度重视,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了双联扶贫党建“三位一体”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抽调了xx名专职工作人员,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紧紧围绕实现脱贫和实现小康两大目标,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计划、增收有路子、脱贫有目标”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一年扶贫工作方案、精准扶贫三年发展规划和五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把减贫目标和脱贫时间细化,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为全面开展好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严格工作程序,做到对象精准。赵家沟村、何闫家村两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精准扶贫核心要求,为进一步摸清扶贫工作底数,全面了解群众在吃水、行路、住房、上学、就医、增收等方面的困难,严格规范对象识别程序,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利用2周的时间,逐门逐户对贫困农户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将贫困户人口信息、住房、羊圈等基本信息以文本和图片等形进行了归档整理,并认真组织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了两个村258户、1032人的`建档立卡工作,真正做到了贫困数据清,贫困底子明,为下一步全面落实好扶贫项目提供了详实准确的数据资料。
三是培育富民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认真落实促农增收“七个一”工程,以产业培育、富民增收为核心,全面完成了xx亩旱作农业推广种植任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xx期、多人次,发放良种羊只,修建暖棚xx个,扩大了养殖效益。组织引导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人次,继续加大在外枸杞种植面积,今年又在青海诺木洪、格尔木等地在原有的种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近xx亩,进一步增加了劳务创收。
四是关注民生困难,夯实发展基础。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工作理念,认真谋划,向省财政厅争取的总投资700万元的百和乡赵家沟、何闫家等三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已下达,项目建设规模426。5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13。65公顷。通过农、田、水、路、林工程的实施,实现“田块平整化、排水沟永久化、道路网络化”,逐步完善百和乡赵家沟、何闫家等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和提高农业生产收入。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按照精确识别、精细管理、精准帮扶的工作要求:
一是全力实施好“六个一”到村到户帮扶措施,真正把扶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每一个贫困人口身上,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
二是加大基础项目争取实施力度。针对两个贫困村缺乏的基础所需,进一步加大汇报衔接和争取力度,千方百计实施一批道路硬化、饮水、医疗、住房、荒山造林等项目,帮助两个村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人居环境。
三是着力加大产业培育力度。积极向省州部门的汇报争取,千方百计发动、组织、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养殖、药材种植,鼓励更多的能人发展清真餐饮业。进一步加强与县劳务部门和双联帮扶单位的衔接联系,及时掌握并提供各类用工信息,进一步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扶贫工作总结12
今年是我市实施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的第一年,半年来,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省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文明新村,以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突出抓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一体两翼”战略,使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积极争取到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落户南充
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积极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在南充建立扶贫开发示范点项目,历时半年多时间,通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和基础性工作,国务院扶贫办于今年6月10日以国开办发〔xx年来的扶贫工作情况和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既使上级领导了解到南充搞示范点建设的有利条件,同时也表明了南充为搞好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2、多次邀请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领导来南充调研考察。
为了使上级领导进一步了解南充,我们多次邀请上级领导来南充考察调研。今年仅半年时间,国务院扶贫办及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的领导就4次共70多人前来南充深入农村、农户和企业调研考察,具体研究落实扶贫示范点建设工作。特别是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4月、5月和6月三次来南充对示范点建设进行具体指导和落实。5月22日至24日国务院扶贫办召集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总政治部、清华大学、浙江省帮扶办等14个部门的领导共30多人来南充召开座谈会,共商帮扶大计,他们都表示要积极支持南充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率全国工商联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有关领导,以及人民电器集团、广西泰富黄金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金鹰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全国知名企业的民营企业家,到XX考察扶贫工作。相关企业家向XX县捐赠人民币600万元、100万码洋的图书。黄孟复主席和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还亲自到南充市财贸校为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挂牌。6月28日,国务院扶贫办帮我们请来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温铁军为南充和XX的干部作了题为“乡村发展与和谐社会”的专题报告,帮助我们理清发展的思路。
3、认真编制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为了使示范点建设项目尽快得到上级批准并迅速启动实施,我们组织力量认真编制了《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总体方案》及《XX县xx年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示范点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范围对象、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工作重点、配套政策和组织领导等。经数易其稿报省办和国务院扶贫办审批。为了提高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使扶贫开发的目标瞄向更为准确,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扶贫资金的中间渗漏更少,使有限的扶贫资源更好地瞄准真正的穷人,有效地解决贫困村的脱贫和发展问题,6月下旬,在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组织全市9县(市)区的扶贫办主任和业务骨干,以及XX的驻村指导员共170多人,进行了村级扶贫规划培训。在坚持贫困人口优先受益、村民广泛参与、综合设计和全面治理、资金捆绑使用和发挥整体效益、可持续发展、量力而行和实事求是原则的前提下,全面掌握制定村级规划的要领,科学规划方法,重点学习制订村级规划的要求、重要工具、实施步骤、重点环节,要求对每一个实施扶贫项目的重点贫困村做到规划先行。我办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办公室除留值班人员外,全部到XX参加培训和现场搞点,在下村帮助规划的10多天时间里,向所有扶贫干部提出“自带干粮不扰民,冒着酷暑搞扶贫”,深受贫困村干部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4、全面启动示范点项目建设。为了使示范点建设早启动、早实施、早见效,我们一手抓前期准备,一手抓项目启动。办公室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前往今年启动的XX县指导示范点建设工作,帮助协调和落实具体工作,帮助制定方案和确立工作重点,由于各级扶贫部门指导协调到位,使XX县从4月开始就全面启动了56个重点贫困村的项目建设。在示范点建设中,XX确定了38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贫困村,安排了59个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村,并从县、乡(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选派了59名优秀中青年干部担任示范点重点贫困村建设指导员。市上也确定了56个市级部门和56名县级领导定点帮扶示范点启动的重点贫困村。同时制定了示范点建设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目标,严格目标考核制度,对示范点建设情况10天一通报,及时总结先进典型,查找不足。扶贫部门还及时提出了示范村建设项目规划编制意见和项目建设技术标准及单位投资概算标准。6月1日,XX县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共300多人参加的动员大会,要求全县上下统一思想、立说立行,要用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的成果和典型经验,向国务院扶贫办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用**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喜讯和实绩回报总书记对XX人民的.深切关怀。
(二)争取到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落户南充,进一步加强了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体系建设
从去年9月以来,我们积极向国务院扶贫办争取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示范点项目落实后,国务院扶贫办一并批准我市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并于5月23日在南充财贸校正式挂牌。为了加强对示范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具体问题,切实把基地建成我市培训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输送乡土人才的摇篮,我办向市委、市政府请示并批准成立了南充市扶贫开发培训中心,同时又报请市委、市政府拟成立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加强对示范基地的领导和建设。在省扶贫办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市9县(市)区全部纳入省级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并给予了540万元扶贫资金扶持。
(三)争取大量扶贫资金对南充的扶持。今年已到位各类扶贫资金计划11033.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183.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85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指导性计划30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比去年增加762万元。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等项资金计划也将陆续下达。
(四)开展了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中期评估和《纲要》的修订及对“xx”规划的建议工作6月上旬,按照省扶贫办的要求,我们组织全市9县(市)区扶贫办对新世纪以来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按照求真务实、突出重点、方法科学的原则,采取专题调研、抽样调查、案例调查、参与式补充调查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对《纲要》的中期评估报告、修订方案和专题调研工作。对“xx”规划的制定就扶贫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五)组织力量对xx年度的117个扶贫新村进行了检查验收,并顺利通过省上验收
今年3月初,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对xx年“五项扶贫工程”进行抽查验收的通知》要求,我们立即对xx年启动实施的三项工程进行了复查验收。在9县(市、区)及乡、村组织自查的基础上,市扶贫领导小组组织扶贫办、财政局、以工代赈办、农行的有关人员,采取看、查、问、访、计的办法,分组对xx年度实施的新村、移民、卫生扶贫工程进行了到户调查和进村验收。通过验收,各县(市)区在实施三项工程中切实做到了领导责任、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三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xx年度安排实施的117个扶贫新村、623户移民扶贫和17所卫生扶贫项目己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
1、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广泛发动群众以兴水、修路、立产业为突破口,解决长期困扰贫困农户的路、水、电、通讯等瓶颈问题。xx年实施的117个扶贫新村共修建村道公路623.6公里,修建便民路119公里,打卫生井618口,修石河堰10处,整治山平塘100处,建蓄水池744口,建供水站124处,建提灌站10处,维修引水渠56.3公里,新增蓄水量42.9万方,解决饮水困难人数5.43万人,解决饮水困难牲畜7.75万头,改造中低产田土453公顷。通过新村扶贫的项目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这些村的基础条件。
2、产业建设得到加强。
xx年度扶贫新村栽植优质水果2.25万亩,稻果鱼430亩,发展生猪6.6万头,肉牛783头,山羊3.14万只,饲养小家禽39万只。项目村实现了村有1—2个有一定规模和特色、覆盖面广、农民稳定增收的骨干项目。达到“五个一”标准的农户达95。117个村共转移劳动力2.92万人,为每户培训有一个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技术明白人4.15万人。xx年项目村年人均新增纯收入197.96元。人均占有粮食436.23公斤,解决637元以下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1.677万人,改善637元—1138元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4.12万人。
3、人居环境发生变化。
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四人居环境”的总体思路,对新村内的农户住房实行“三建”(建家、建园、建池),“五改”(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三化”(院坝硬化、厨厕卫生化、居住环境美化)建设,着力打造扶贫新村的亮点。扶贫新村完成五改三建的总户数达11639户。其中:改房86.6万平方米,改厕10.03万平方米,改厨14.23万平方米,改圈147902万平方米,改院坝25.9万平方米,建沼气池842口。实现了社间、户间道路通畅。新村农户都用上了清洁卫生水,房前屋后建有庭院经济,住房装饰一新,院落干净、整洁,环境美化。xx年实施的如高坪的青林村、白山沟村,营山的寨门村、窑口村,顺庆的石元坝村等,这些村不仅在基础条件上得到了极大改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而且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六)加大了库区扶贫力度。
今年以来把升钟水库淹没区扶贫摆在了突出位置,制定了“打基础、兴产业、强素质、抓生态”的十二字扶贫开发方针,确立了“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多方支持、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6月中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市级相关部门到升钟水库现场办公,具体落实了对库区贫困群众交通难、用水难、用电难、增收难的扶持问题。我办又积极向上争取扶持,通过努力,已争取省政府批转国家财政部请求加大对库区的扶持力度。
(七)提出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的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根据市委三届三次全会和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南充的实际情况,和中、省扶贫办对南充的要求,我们在探索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坚持“一体两翼”战略的前提下,提出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的“五六七”工作思路,即:着力构建“五种模式”(“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民主和谐”的整村推进模式;“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基地配合、农户参与、协会服务”的产业扶贫模式;“定单式、定位式、定向式”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领导联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的定点扶贫模式;“科学规划、搭建平台、落实项目、整合资源、强化职能”的合力扶贫模式)、突出“六个结合”(扶贫开发与基层民主法制相结合;与公平正义相结合;与诚信友爱相结合;与充满活力相结合;与安定有序相结合;与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相结合)、创新“七大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制;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建立项目资金管理机制;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完善扶贫绩效评价机制;推行扶贫激励机制)。使各县(市)区在抓整村推进工作中做到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具体。上半年各县(市)区扶贫办围绕这一工作思路,对重点贫困村精心规划和组织实施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八)加大了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和调研力度,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和支持南充的扶贫开发工作为了使党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推动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深入开展,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宣传和调研力度,积极宣传党的扶贫方针政策和南充的扶贫工作。
1、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大造声势。市、县扶贫办积极配合省《扶贫开发》杂志、南充电视台、南充日报、南充晚报等新闻单位,积极撰稿、投稿和组稿,大力宣传报道国家扶贫方针政策和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典型、新经验、新做法。
2、各县(市)区扶贫办都定期或不定期的编印《扶贫工作》简报,通报交流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宣传科技致富,推动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深入开展。
3、市扶贫办利用“南充扶贫开发网”进行宣传,成为全省在互联网上开通的扶贫开发工作网站,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全市的扶贫工作文件、新闻、动态等以最快的速度上传到互联网上进行宣传,极大地方便了上下信息传递和沟通,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推进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4、立碑树牌,使党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凡是扶贫资金扶持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新村、学校、卫生院、公路、桥梁等,都在醒目位置立一块永久性的碑(牌),标明扶持项目名称、扶贫资金、受益人口等相关内容。这样做既宣传了党的扶贫政策,又便于群众监督,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九)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提高党员素质、增强领导班子战斗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实效。按照市委安排部署,我办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预期目标。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绩。
1、党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加牢固;使广大党员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对党员行为标准的模糊认识,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给全体党员提供了一次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真正提高的良机。党员们表示,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党章》和先进性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为扶贫开发工作多作贡献。
2、使我办党的建设得到了加强。通过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党的制度建设,活跃了党组织生活;使党支部在先进性教育中经受了锻炼,成绩更加突出,使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加强;进一步改善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增进了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进一步拓宽了党群联系与沟通的渠道。
3、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办领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向上争取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项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扶贫办的各项工作都有序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上半年的工作,虽然成绩是主要的,但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下基层调研不够。今年由于示范点项目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加之机关事务性工作的繁杂,对下基层调研相对不够。对构建南充扶贫开发模式的总体思路、工作和机制的创新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和加强。
2、对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加强扶贫工作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项目和资金,特别是对项目资金的跟踪、督察、检查、指导、调研,以及典型推广、重点解剖等方面还需加强。
3、对全市扶贫机构的职能有待强化,扶贫队伍的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扶贫工作的体制性障碍,出现重点贫困县工作体制不顺的现象,因而出现了机构职能弱化的现象。加之扶贫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经费奇缺、条件艰苦、待遇低下,因而又出现了干部职工队伍人心不稳、活力减弱、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降的现象。这些都与艰巨的扶贫工作责任和任务极不相适应。
总结过去的工作,我们要继续按照“规划跟着对象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严格执行扶贫项目资金的“备案制、报帐制、公示制、审计制”管理,建立健全扶贫资金专帐、项目实施台帐和扶贫固定资产登记专帐,杜绝随意调改、增加扶贫项目,严禁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相关措施,切实整改到位,确保对扶贫资金审计检查不出任何问题。并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增添措施,落实任务。我们要做好基础工作,承办好会议,并尽快出台推进扶贫工作的几个文件。努力把我们的工作做扎实!
扶贫工作总结13
20xx年很快就过去了,根据党委的要求和部署,我连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定了扶贫攻坚工作计划,以“党员的先进新教育”为契机,以培养典型专业示范户为突破口,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经过一年来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结合我连扶贫攻坚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完善。
年初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措施,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采取一帮一,一带一,所有的贫困户都有党员帮扶,形成了良好的扶贫格局。
二、加强宣传教育,治穷先从治愈开始。
制定连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促进我连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
1、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职工。
2、加强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组织实施“文明信用”工程,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好人好事,弘扬正气,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及时疏导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我连的社会稳定,为职工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6、对群众进行职业培训,提高科技意识、风险意识和市场经济观念,教育干部群众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近期与长远、以及要我发展与我要发展的关系。
三、开发扶贫项目,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根据兵团“1+3”文件精神,结合连队现有自然地理资源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广开门路、多渠道并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种养殖业,拓宽致富渠道,变输血为造血,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解决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问题。
1、清挖沟渠:协调一监区与我连的关系,协调劳力挖渠排碱,降低土壤的含盐量,改良土壤,改造中低产田,从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达到土地增产、职工增收,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2、立足于产业帮扶,支持有实力的大户,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和种殖业。以现有专业户为基础,号召群众养牛、养羊、养牛、养鸡、养猪、种蘑菇以及大棚种植项目,向他们提供部分资金支持,扩大生产规模,培养典型专业示范户。
四、重视对特困户的帮扶及临时性的帮扶相结合。
随时看到和了解到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给与适当的帮扶,以帮他们度过难关,一年来为尽快使贫困户脱贫,除争取贴息贷款、贫困母亲救助等9万元外,加大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今年我连为7个低保户提供互助金12万元,今年受临时救助人员45人次,调整产量指标35人次,组织劳力给贫困户除草、补种、覆土、共计350余人次。各个时期发放救灾、救济粮、款折合人民币近5千余元,扶贫帮困捐款达到2100余元。
按照兵团“1+3”文件精神提出的“济贫扶富抓亮点”的工作方针,组织实施“抓两头带中间”战略,让一部分专业户和能人先富起来,在把特困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由党员干部重点帮扶致富项目,带动中间,达到每家每户都有致富项目,共同奔小康的目标。
扶贫工作总结14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和《中共x市xx区委员会x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x市xx区精准扶贫指挥部的通知》(xx委会〔20x〕89号)要求,我们坚持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动员,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序推进。
一、基本情况
公共服务组由区委办、区委宣传部、区人社局、区教育局等13个单位组成,区人社局为牵头单位,工作主要职责为大力开展教育、就业创业、公共文化等扶贫工作,及时健全完善医疗救助、贫困人口养老保障体系,落实贫困人口低保政策,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本单位职责,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定方案,明确责任。自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公共服务组制定了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目标任务,落实了各成员单位具体工作内容;各成员单位均围绕工作职责和内容,下派了本单位精准扶贫工作组到联系村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二)紧扣主题,推进就业创业。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以提高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和帮扶就业创业作为突破口,通过将“xx家政服务员”打造成为“广西优秀劳务品牌”和打造农民工创业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水平和劳务输出质量和落实创业培训等各项农民工创业帮扶政策,帮助农民群众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
以开设家政服务员、维修电工、家禽饲养和创业培训等为培训主要内容,让广大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自主选择培训项目。据统计,目前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52班次,累计培训各类人员2123人,累计支出培训补贴资金约230万元。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460名贫困群众掌握了实用的劳动技能,帮助175名就业困难人员解决了再就业的问题,为他们早日脱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力助推xx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同时,一批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如寺山镇乌慢村村民何振华,在参加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的技能培训后,掌握了家禽饲养技术,从仅靠两亩土维持生计,发展成了养殖肉鸭大户,目前拥有1300多平方米养殖棚,存栏肉鸭3000余只,预计年收入将达6万元。
(三)立足民生,推进教育扶贫。一是精准实施幼儿园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入园难”问题。20x年至20x年期间,改造建设143所农村幼儿园,20x年开始筹建的`城南新区幼儿园,已完成前期工作。
二是精准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学校改善基本办学和生活条件,让贫困地区少儿享受到更加公平的优质教育。三是精准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素质。
四是精准实施特殊教育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促进贫困地区残疾儿童接受合适的教育。五是精准实施学生学业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无障碍上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应助尽助。六是精准实施教师队伍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培养造就“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好老师,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强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扶贫氛围。在x电视台xx新闻开设“扶贫攻坚”专栏,加强与上级媒体的合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管理体制,进一步做好我区精准扶贫工作政策、经验典型宣传合工作,《xx3000名干部入户开展精准识别工作》《xx区精准扶贫:“一事一议”项目向贫困村倾斜”》《xx区:扶贫先扶路百姓乐增收》等新闻报道被各级新闻媒体上刊登转载。据统计,我区精准扶贫宣传报道在市级以上媒体上稿82篇次。
(五)规范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开展精准扶工作为契机,及时纠正处理“人情保”、“关系保”、“权力保”和骗保等问题,促进低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利益,截止目前,全区在册享受低保人数38970人,其中享受城镇低保人数市6533人,享受农村低保人数是32437人,通过精准扶贫后共清退低保人数是6821人,其中清退城镇低保人数是2271人,清退农村低保人数是4550人,新增280户816人,其中城市低保35户72人,农村低保245户744人;积极开展农村妇女小额信贷财政贴息工作,用足用好国家有关扶持政策,为符合条件又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妇女提供资金扶持,截止目前,为4名农村贫困妇女发放了“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每人1万元。
(六)落实项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结合我区精准扶贫工作,今年文化惠民工程优先向贫困村倾斜,按照自治区文件的相关要求,20xx年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点优先考虑符合建设条件的贫困村,目前通过调查摸底和各乡镇申报的建设点材料,认真筛选完成了拟建设点的选点工作。同时,组织文艺辅导员学习排练文艺节目,力争春节过后深入贫困村开展文艺培训和辅导。
(七)筹集资金,加大帮持力度。一是筹8000元奖励梁明、李世顾等4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有效的辐射周边的青年群众;二是为七洞乡坡六村群众赠送1.2万元化肥鼓励农村群众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业;三是出资5000元为七洞乡坡六村小学硬化校门道路和修缮村委办公楼;四是为寺山镇上水村委捐赠12吨水泥,用于硬化村委周边道路。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成员单位工作不够主动。表现在部分成员单位主要领导重视不够,没有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到重要日程,开展工作过程中取得的效果不明显,配合牵头单位也不够,报送材料不及时,甚至有些单位不报送材料。
(二)部分成员单位工作面存在局限性。表现在部分成员单位精准扶贫工作只限下派工作组开展精准识别,没有较好的围绕我区精准扶贫指挥部下达的主要职责开展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督促各成员单位要提高意识,将精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并使入常态化。
(二)明确职责,提高覆盖面。督促各成员单位要紧密结合本单位职能和我区精准扶贫指挥部下达的主要职责,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使广大贫困人群享受更多、更广的扶贫内容。
(三)加大投入,搞高扶贫力度。督促各成员单位要继续加大对精准扶贫的投入,使广大贫困人群尽快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总结15
20xx年,为推动我县电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按照xx省商务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做好x年全省电商扶贫专项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湘商电〔〕x号)及《关于开展x年全省电商扶贫专项行动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湘商电〔20xx〕号)文件要求,xx县商粮局对照任务清单,周密安排部署,强化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促进脱贫对象增加收入,认真落实全县电商扶贫专项行动工作,全部完成了绩效考核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电商产业发展概况
xx县地处湘中腹地,隶属xx市。总面积1596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合并后有486个行政村,37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92万,并村后的建档立卡贫困村10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107人。
近年来,我县通过示范创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全县产业发展模式、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带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转移及电商扶贫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逐步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格局。目前拥有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1家,省级电商示范企业2家,获批xx省电子商务企业23家,已建好一个占地1。5万多平方米,集商品贸易、物流配送、实训模拟等多功能、多业态为一体的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引进农村淘宝、邮政、供销、随手购等电商平台企业40多家,1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淘宝特色馆,1个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孵化企业网商320个,个人网商3000个,共建设镇、村电商服务站点380个,带动电子商务及其相关的信息、交易、支付、物流、展览、培训、传播等产业,实际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万余人次,行政村宽带覆盖率95,92%,使用率达75%,年网销额突破15亿元。同时我县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大特色拳头产品小型农机、竹胶板等融入“互联网+”的力度,通过电商跨境贸易做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本地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县域经济飞速发展。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中国新闻网、xx日报、新网、红网、xx日报等主流媒体和网、掌上、信息网等本地新自媒体竟相报导xx县电商进农村示范工作情况和电商发展模式和做法,得到上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
二、电商扶贫工作情况
我县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摆在重要位置,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严格按上级部门对电商扶贫专项行动工作的考核要求,细化电商扶贫工作规划(包括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逐步提升农村产品商品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带动本地特色农产品产供销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抓紧实施各项电商扶贫工作,今年实现“农产品进城”交易额9646万元,“工业品下乡”交易额2.98亿元。帮助贫困村网销农产品654万元,帮助贫困户网销农产品531万元。
(一)精准对接扶贫对象,加快网销农产品整合与开发
1、以全县10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对象,积极组织开展贫困村电商服务点和扶贫示范网店建设,严格按上级文件要求,新建26个贫困村村级电商服务站和xx个扶贫示范网店,新建扶贫服务站点及网店功能完善,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为站点提供完善的运营保障,具备农产品收集上行功能,物流快捷方便,“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交易额均较好,呈增长趋势。至11月底,新建服务站点下行年总交易额达300多万元,上行年总交易额达30多万元;扶贫示范网店年交易总额达xx0多万元,进一步活跃贫困地区的农村消费市场,有效带动本地经济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青树坪镇归古村陈富贵、花门镇石龙村赵向民、井字镇长湾村胡岳杯等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系统培训后成功开办扶贫网店,年纯收入突破8000元,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2、积极组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飞腾公司、湘滇公司等电商平台和企业采集标准化农特产品、非标准化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资源信息,建立商品信息库,同时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制定生产加工标准近10个,整合开发适合辣酱、淮山、豆豉、干笋、豆皮、红薯粉、盐辣椒、霉豆腐、荷结皮、土豆片、小鱼仔、木瓜丝等网销农特产品20个以上;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制定生产加工标准10多个;注册“家湘宝”、“灵妹几”、“辣外婆”、“水封坛”等本地农产品商标,SC认证10多个,并均进行了产品包装设计。督促指导灯塔米业、江园辣酱等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与电商企业合作,扩大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和网上销售,培育建立生产基地和小作坊式加工厂10多个,为贫困村提供技术、信息、网上购销等服务,加速实现永丰辣酱、青树淮山、豆豉、蛋白桑、中药材(艾叶)等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
3、积极开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县人民政府与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着手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质量认证和溯源体系,已给湘军永丰辣酱有限公司等1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定制300多万枚个性化防伪标识码,通过农产品溯源系统将农产品从原料采购到农产品的采收、到消费者购买等一系列生产、流通过程的信息记录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监管云平台数据库,生产企业把二维码标签贴到产品上,实现了企业信息全流程展示,并将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管信息与检测报告以二维码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扫码查询。整个系统稳定可靠,设备运行正常,企业反响良好,同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撑和科学有力的决策依据。
(二)拓宽网络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进城网上交易
1、大力开展网销“一县一品”活动。我县积极通过知名电商平台、各种新闻媒体将地方农特产品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加大农产品入驻阿里、京东等大平台力度,新开农产品线上店铺20多家,开展网销“一县一品”的宣传推广营销活动,塑造网销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半年,我县20多类本地农产品成功入驻阿里巴巴“特色中国·馆”,年网销额达200多万元;9月22日,我县江园辣酱食品有限公司“侯府家”牌永丰辣酱成功入驻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淘乡甜”官方旗舰店,使我县这一百年老字号在大型电商平台一炮打响,网上日均销售100多单,双“11”当日销售20xx多单。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威龙食品公司、湘春酱菜园、xx省白马食品公司等3家生产企业提供包括淘宝代运营、微商代运营、阿里巴巴诚信通代运营在内的全网营销推广活动,每天至少有100单以上的本地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电商服务中心和我县贫困村甘棠镇祠堂湾村合作开展电商精准扶贫,使该村的红薯片和中药材花粉蜜在短短几天就网销一空,线上众筹猕猴桃取得成功,8月底就全部预订完毕。与洋潭农业合作社线上线下合作推广无花果,所产无花果销售90%,剩下10%则制成干果销售一空。我县连财种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农商通86077平台积极开展“一县一品+扶贫农小店”上线推广工作,通过“政府引导+平台落地+大众参与”的合作机制,在全县xx个乡镇开展专项培训,确保项目参与人员掌握业务技能,流程,标准,使得项目有效高效落地,选取2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设“扶贫小店”,销售贫困村、贫困户产品,并聚合全县电商力量帮扶推广,销售,真正使得“电商扶贫小店”为贫困村带销路创效益,实现电商精准扶贫助农。
2、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今年以来,我县大力开展微(电)商扶贫培训和团队建设工作,由县商粮局、人社局和各乡镇、经开新区负责协调指导,通过电商企业带动农民通过利用微信平台等自媒体进行销售,以销带产从而逐步带动县域农产品的规模化和商品化。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微商销售团队F2C工厂”的模式,通过微信平台直接到消费者手中的模式形成产销一体,带动家乡农特产经济发展。湘滇电商、飞腾电商等有一定规模的电商企业在全县15个乡镇和经开新区进行农特微商培训及团队建设,全年共培训微商人员1200多人(其中参训贫困户200多人),共涉及50多个贫困村,开设个人实名微店或网店1200多个,培育出农特微商村级负责人200多人。如石牛乡树山村罗改乡、沙塘乡沙塘村贺登峰等贫困对象在电商企业的精心培育和指导下开办个人实名微店,成功蜕变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农产品销售“微商达人”,月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其次是引导电商企业及微商团队通过对接广州、深圳、江苏、北京、长沙等各地同乡商会,在老乡们的推动下更好的推广xx县域特色农产品。同时与各大湘菜馆合作,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的互惠互利、和谐共生,通过这种产销一体式的产业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直接真实的体验。
三是利用线上线下结合销售农产品。我县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依托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七品网、邮乐购、供销e家、淘宝·特色馆、湘中优选等本地电商企业,入驻实体商超和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电商扶贫特产专区”,采取产品预售、认养、众筹、社群等多种模式进行“精准扶贫”,取得了良好收效,在各大“电商扶贫特产专区”农产品销售额共达1200多万元。我们还积极组织电商企业参加食餐会、农博会、网购节等各类农特产品展会,今年元月,县商粮局组织电商协会会员单位50多家企业举办了“首届电商扶贫年货节”;3月,县商粮局组织20多家电商企业参加了锁石镇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暨电商精准扶贫展销会,组织全县电商企业开展电商扶贫“春风行动”农民工招募大会;4月,组织近10家企业参加了“20xx义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8月,组织20多家企业参加了的荷叶荷花文化旅游节暨电商扶贫产品展销会;9月14日—17日,组织10多家企业参加在长沙举办的“国际餐饮食品博览会”;9月27日—29日,组织30家企业参加在娄底举行的“第八届湘博会”;11月9日—15日,组织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及电商企业共40多家参加在青树坪镇举办的“(湘中)农产品博览会暨电商扶贫论坛”;11月17—24日,组织5家企业参加在长沙举办的20xx中国中部农业博览会,开设“电商扶贫特产专区”,通过各类展会的传播和线上线下结合,共帮助贫困地区销售特色产品1000多万元,并结合“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的电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强化扶贫工作机制,完善电商扶贫落地体系建设
1、按照电商扶贫绩效考核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中已落实电商扶贫资金18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4万元,统筹融合资金150万元),专项用于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我县进一步强化电商扶贫工作机制,安排人员定期督促各电商扶贫项目开工建设,确保项目如期保质保量实施到位。
2、大力加强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及村级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建设。一年来,我县强化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在为当地农特产品上行功能完善,为贫困户代购生产生活资料,叠加金融和助农取款服务,工业品下乡物流整合,以及完善便民政务、农技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实际运营状况良好,成效十分显著。全县利用各大电商平台实现产品下行年销售额达2亿多元。一是充分发挥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专业团队在开展品牌注册、统一包装、网络推广运营等服务等方面的实战经验,提高地方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水平。通过开展代运营和运营自有区域性B2B2C电商平台,开发推广湘中农商和“自邮帮”物流众包平台,支持微商及“实体店+电商”的商家和个人在平台开店,通过一段时间运营逐渐实现良性循环,推动农特产品进入轻松大流通时代,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难题。同时积极组织参加相关农特产品展会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为推广农特产品和助推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指导督促村淘、邮政、随手购、惠民供销、厂家网、农村科技合作社、86077等电商平台企业进一步规范全县300多个村级网点形象,统一设计、制作,做到形象规范、美观。增加为贫困户代购生产资料、代办缴费购票等本地生活服务功能,叠加与商业银行合作金融和助农取款服务,收集当地特色农产品信息并通过网上销售,加快工业品下乡物流整合,完善服务网点代买代卖交易台账和特色产品网络销售记录。三是要求各电商平台加大了对村级服务站点负责人的培训力度,调高其服务水平与工作能力。进一步完善村级服务网点的物流台账和便民政务,以及民俗产品、农技和就业服务,基本做到每天有登记,月月有小结。组织电商企业挖掘整理农特产品,加强品牌培育、商标注册、产品包装等增值服务的功能。
3、进一步加强电商扶贫支撑体系建设,今年在加快培育更多的本土电商人才,落实xx县提高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带动和促进再就业,同时开展网上电商普及培训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县建立了以xx县创客职业培训学校为主导的电商基础培训机构,对各级政府、企业、农民、创业青年等各类人员实行公开免费电商培训。重点对接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电商产业扶贫专项培训,全县累计共培训万余人次(其中贫困户数达300多人),其中电商专业技能培训30多期,共1200余人(受训人员同时又参加了网上免费及后续跟踪培训);同时通过“惠农学堂、农村淘宝合伙人QQ群、xx县电商协会互动QQ群”在网上免费开展电商培训,通过“一直播”APP针对已经培训过的种养殖大户、农特微商从业人员进行手机直播培训,主要是各类农业电商平台的注册、美工、数据分析、售后服务、在线咨询等五类课程。重点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掌握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电子商务应用人才或信息员。截止至x年xx月底,全县申报和认定省级电商企业累计达23家,当地电商企业直接认领帮扶贫困户xx00多人,安排贫困户就业用工300多人。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劲扬帆正当时。我县立足电商扶贫实际,主动作为,进一步推进电商进农村示范工作,确保各项电商扶贫政策措施执行到位,助力电商精准扶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扶贫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扶贫工作总结06-10
扶贫工作总结02-16
扶贫人员扶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1-13
乡镇消费扶贫工作总结开展消费扶贫工作总结12-10
挂钩扶贫工作总结10-19
个人扶贫工作总结11-27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11-18
扶贫工作总结优秀11-19
扶贫包村工作总结06-06
小学扶贫工作总结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