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直单位扶贫工作总结「」

时间:2022-10-12 17:41:31 扶贫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县直单位扶贫工作总结2016「3篇」

  扶贫工作不仅帮助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解决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地区开发经济。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县直单位扶贫工作总结2016,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2016工作总结栏目!

县直单位扶贫工作总结2016「3篇」

  县直单位扶贫工作总结2016篇1

  20xx年以来,关岭的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基本方针,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战场,以创建省级扶贫攻坚示范县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主推器,以尽快实现扶贫对象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扶贫开发机制,紧密结合关岭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扶贫标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按照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统筹兼顾,线、面产业带建设相结合,整村数乡县域推进的思路,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 “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完成20xx年度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在努力减少贫困人口和防止返贫,努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努力改善全县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根据《关岭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关扶字〔20xx〕1号)和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办及督导组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我们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落实民生任务,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同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活动的每个环节、每项措施都为中心工作服务,切实用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来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由于部署全面、推进有力、动员深入、宣传广泛,县扶贫办教育实践活动起步扎实、开局顺利、运行有序,态势良好,形成了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我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入第二环节。

  (一)单位“一把手”履职情况。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我单位“一把手”召开全体党员会议,对活动进行了总体谋划,设定了目标任务,使规定动作的把握、推进计划的实施了然于胸。通过真正做到“五个把关”和“八个带头”,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单位分管领在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的同时,紧紧抓住本单位党风廉政建工作不放松,全力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和廉政建设,切实履行“一岗双责”。

  (二)全力推进活动覆盖面,提高党员群众知晓率。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召开启动会,走访群众大力宣传,提高了我单位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群众对开展活动的知晓率,明确了活动的主题、“四风”表现、方法步骤、时间安排、目的意义等,真正做到了活动让群众参与、接受群众评判、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三)活动方案落实情况。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单位出台了《关岭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关岭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对时间安排、工作要求及开展步骤作了具体安排,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进一步强化进取意识、机遇意识、担当意识。

  在扎实抓好规定动作的落实的同时,结合扶贫开发工作抓好“连心帮促”活动,帮助贫困农户抓好产业发展,使人民群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正得到实惠。同时,在帮促活动中,我单位党员干部了解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意愿后,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将竭尽全力帮助贫困群众走出困境。

  (四)扎实学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熟悉掌握程度。对照学习教育的相关要求,我单位拟定了《关岭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计划暨集中学习方案》,并严格按照计划贯彻落实,做到学习人员、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五落实”,完成了中央、省、市规定的必读篇目,对党员干部开展了对应知应会的知识测试,全体党员干部熟悉掌握了相关知识,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五)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开展学习,统筹解决工学矛盾。我单位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切实解决突出的问题以及群众的期盼。我单位采取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学习方式,包括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组织观看教育片、深入走访群众等方式,特别是深入贫困农户调查了解,进行贫富对比,让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党员、干部都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有所获有所得。

  通过“一把手”讲党课、开展集中学习、案例剖析学习、专题讨论、专题培训、学习焦裕禄等先进典型、深入各乡镇开展扶贫工作调研,了解群众意愿,明确了扶贫项目,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有效避免了关门搞教育、学习赶进度、讨论玩聊天等现象,坚持进度服从质量。

  (六)广泛深入群众征求意见,准确查找问题。我单位严格执行征求意见的十项要求,深入到联系点、到群众工作中心、到意见大矛盾多的地方听取意见,设置征求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和满意度测评、开通热线电话等征求意见,主动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各乡镇、村组听取意见,邀请本单位离退休老同志、乡镇、村组党员干部群众、党外人士、服务对象等参加座谈会,听取收集意见。收集到对领导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4条,对领导班子成员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8条,并反馈给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

  (七)树立问题导向,聚焦“四风”表现。我单位对总书记列举的25种表现,中央领导小组办公室梳理的37个问题,省委活动办梳理的23个问题,赵克志书记指出的11个问题和市委周建琨书记的6个方面问题进行对照检查。结合征求到的意见,把问题聚焦到“四风”问题上,将本单位“四风”表现的具体问题,一项一项和一个一个列举出来,要求班子及成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八)坚持边学边改,切实转变作风。坚持边学边改,将查找出来的问题建立台帐,并梳理1-2个问题先行重点整改,进行专项整治。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切实做到了真正立行立改。

  (九)突出实践特色,切实做好联系服务基层工作。

  1.一把手蹲点帮扶情况。按照“两个一切”的要求,结合“万名干部连户帮促”、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我单位“一把手”深入到联产帮扶的村开展蹲点调研、征求“四风”方面的意见,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2.帮扶干部深入开展帮扶情况。我单位结对帮扶干部深入联系户,结合扶贫开发工作,为其排忧解难,发展扶贫产业,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3.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情况。20xx年5月xx日,组织党员干部到关岭自治县顶云经验纪念园、石板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观看了专题片《顶天祥云》,召开了征求意见座谈会,面对面地进行交谈,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和发展意愿,切实做好联系服务基层工作。

  (十)服务平台建立情况。按照县委活动办的要求,落实服务群众的专门人员、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关保障机制,并真正发挥了作用。

  一是我单位主要领导到县群工部听取群众对县扶贫“四风”及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信息及时处理;二是建立了道德讲堂,以党员干部为重点,突出抓好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守共产党人的追求。结合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深入开展群众观念教育,增进群众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强化密切联系群众的宗旨。

  二、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全省20xx年4月10日召开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会议精神、《贵州省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督查指导方案》(黔扶办〔20xx〕49号)文件及安顺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于20xx年4月18日成立了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xx年4月19日召开全县精准扶贫动员会,制定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拟定了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明确责任分工和规范操作程序,落实了工作经费,强化宣传培训,并把顶云街道办事处石板井村作为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示范点,于5月份率先完成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全部工作,档案资料按要求全部收集归档,使我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得到有序推进。

  全县于4月25日前全部完成了xx8个村情摸底调查,5月29日完成省、市下达的贫困人口控制数9.5万人(不含白水镇)到乡镇(办)的分解落实,5月xx日完成了群众代表评议会议、形成《贫困户初选名单》和进行了第一次公示,5月22日完成了乡镇(办)审核、形成《贫困户拟定名单》和进行二次公示,5月30日完成县扶贫办复审、形成《贫困户名单》,已在县政府主页上完成县级公示,目前正在汇总报送市级扶贫部门。

  三、减贫摘帽工作

  根据安顺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xx年全市减少10万农村贫困人口计划任务的通知》(安扶办[20xx]4号)文件,下达我县减少农村扶贫对象2.5万人,我县结合实际,力争完成3.5万人,实现顶云街道和普利乡 “减贫摘帽”。

  20xx年1月26日,我县以《关于下达20xx年全县减少3.5万农村贫困人口计划任务的通知》(关扶领〔20xx〕2号)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办),20xx年3月10日,以《关于推荐20xx年度计划“减贫搞帽”贫困乡镇的请示》(关扶呈〔20xx〕1号)文件向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推荐我县顶云街道和普利乡作为20xx年度计划“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办)。

  20xx年3月18日,在县委农村工作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做出安排,通过《关岭自治县20xx年度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目标责任书》将全县减少3.5万人农村贫困人口、促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以上、年内实现顶云街道、普利乡减贫摘帽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办),并要求各乡(镇、办)按照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健全扶贫工作机构、对各村分析贫困原因,制定减贫目标计划,明确帮扶责任,落实精准帮扶措施,确保年内实现目标。

  截止6月底,共计争取到位财政扶贫项目资金4450.4万元用于促农增收,大力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涉及蔬菜、核桃、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扶贫示范园区、扶贫生态移民、脱毒马铃薯和培训等方面,要求各乡镇(办)建成农民增收产业示范园(面积1000亩以上,50%的村有示范点),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建设。通组公路通达率达95%以上,农村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重达74%以上,确保建制村通客运率83%以上;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移动通讯建设覆盖率达100%;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实施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辖区内有效灌溉面积;单位耕地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0.4千瓦/亩以上;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住房困难,完成县下达农村危房改造户数指标的100%;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标;搞好文化产业统计和服务、积极开展民族文艺活动;按要求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食品安全工作,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健全社会救助制度,落实好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完成年度就业和社会保障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以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创建小康标准,确保森林覆盖率43%以上。

  其中:全县减少3.5万人农村贫困人口任务分解情况

  另外,针普利乡“减贫摘帽”工作,我县已下达1172.8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整合部门资金3600万元以上)用于推进普利乡“减贫摘帽”,并正在积极申报贵航集团和青岛帮扶资金的进一步投入力度;针对顶云街道办事处“减贫摘帽”工作,我县正在加紧建设总投资5274万元的顶云休闲农业生态园区建设进度,结合顶云街道办事处20xx年度(跨年度)2800余万元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实施,将为顺利实现“减贫摘帽”夯实基础。

  四、20xx年度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我办成功争取到20xx年度财政扶贫项目20项,资金10457.1万元(其中扶贫攻坚示范县财政扶贫资金8000万元),批准实施的项目涉及以核桃、中药材、蔬菜、生态移民搬迁、精品水果、草地生态畜牧、乡村旅游、特种养殖、蔬菜园区设施、培训等方面,我办按照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统筹兼顾,线、面产业带建设相结合,整村数乡数乡县域推进的思路,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我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上述项目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业务部门的大力协作、项目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实施下,各项建设指标按照项目实施方案顺利推进。项目总体形象进度80%(按照20xx年度相关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大部分项目实施期限为20xx年12月底,个别项目实施期限为20xx年4月),达到省办批复方案要求,拨款7642万元,拨款率73%,报账2468万元,报账率32.3%。

  五、20xx年度项目资金争取及进展概况

  截止6月底,我县共计争取到位财政扶贫项目资金4450.4万元用于促农增收,大力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涉及蔬菜、核桃、中药材、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扶贫示范园区、扶贫生态移民、脱毒马铃薯和培训等方面,

  (一)省扶贫办人力处牵头指导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工作

  1.园区概况

  “关岭自治县顶云现代高效休闲观光农业扶贫生态园区”成功进入省扶贫办人力处牵头指导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获得20xx年度园区建设财政扶贫资金400万元。园区按照“一园、一场、四区、一基地”的整体框架进行建设;“一园”即关岭自治县顶云现代高效休闲农业生态园;“一场”即顶云经验文化广场;“四区”即精品水果展示区、现代设施蔬菜展示区、科普体验区、休闲观光区;一基地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年限为20xx-2017年。园区规划面积xx600亩。其中:

  第一核心区规划面积600亩,在顶云办事处石板井村。规划建设顶云经验文化广场、精品水果展示区、现代设施蔬菜展示区、休闲观光区中的'生态水景、紫色浪漫花海、知青屋、休闲生态餐厅、个性化农场 、二十四节气园、科普体验园的农耕文化展示区、昆虫展示区、DIY园艺体验区、童趣园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另一核心区规划面积6000亩,在关索办事处落叶村。拓展区蔬菜示范种植1万亩、辐射带动2万亩精品水果、蔬菜产业发展。到2017年,将园区打造成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休闲观光的典型,成为全省乡村休闲旅游和农旅结合的样板区,成为全省农文旅产业渗透融合标杆。同时,以蔬菜为主导产业,按“品种、品质、品牌”的发展思路,引进供港澳蔬菜新品种,执行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田间管理制度,生产高品质供港澳蔬菜,打造贵州供港澳蔬菜品牌。

  根据《关岭自治县20xx年顶云现代高效休闲观光建设农业扶贫生态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我县现在已完成第二季度阶段内新增量任务分解值,规模化和规范化连片基地、标准化高。

  2.园区建设进展情况

  (1)在休闲观光区主要建设内容情况:顶云经验文化广场正在建设中,精品水果展示区55亩全部完成,现代设施蔬菜展示区55亩即将竣工,休闲观光区中的生态水景25亩主体工程完工,紫色浪漫花海20亩全部完工,知青屋正在抓紧建设,休闲生态餐厅月底即将投入使用,个性化农场土建部分即将竣工,二十四节气园主体工程完工,科普体验园的农耕文化展示区、昆虫展示区、DIY园艺体验区、童趣园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抓紧建设。

  (2)在蔬菜生产区主要建设内容情况:

  ①项目建设地点在关索办事处新发村。主要完善智能化蔬菜育苗中心功能,发挥智能化育苗工厂作用,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调运内部设施,年内可投入使用。

  ②蔬菜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区全部完工。项目实施地点在关索办事处北口村、新发村等村。开展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工作,建设试验示范基地100亩,推广种植面积2000亩,配套建设喷灌管网、机耕道1km、生产便道0.5km及相关生产设备建设。

  ③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5000亩已经完成。项目实施地点在关索镇落叶村、新发村、龙潭村、北口村、墩子村、板王村、花江镇文山村、沙营镇小寨村、顶云办事处二坝村。配套建设排灌沟渠12km、机耕道9km、生产便道9km、田间预冷库2座、杀虫灯、黄板等生产设施一完成70%。

  ④蔬菜质检中心建设主体完工。项目实施地点在关索镇落叶村。占地1亩,建设化验楼300㎡,内设化验室。

  ⑤拓展区蔬菜生产xx000亩项目已经完成,实施地点八德乡上前村、断桥镇断桥村、花江镇文山村等。灌溉沟渠10km、50立方水池20个、田间喷灌管网2000亩、机耕道xxkm、生产便道20km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75%。

  ⑥低热河谷早熟、冬果蔬菜生产基地提质增效项目,项目实施地点八德乡郎妹村。建设早熟、冬果蔬菜工厂化育苗温室连栋大棚一座,占地面积8亩。其中播种处理区300㎡、水培育苗区2000㎡、成苗育苗区3000㎡。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待省办园区方案批复下达后即正式开工实施。

  (二)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工作进展情况

  1. 定点帮扶工作。自2012年11月8日《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定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下发后,贵航集团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定点扶贫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强化组织和制度保障。并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从我县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规划和实施方案,推进我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并把定点扶贫与培养锻炼干部、进行国情民情教育有机结合,定期开展扶贫相关活动,选派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青年干部赴定点到我县板贵乡长期驻村。定点扶贫单位领导同志多次到我县开展扶贫调研,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和本单位挂职干部,督促指导本单位定点扶贫工作。

  按照20xx年3月26日召开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我县通过多次实地踏勘,与项目乡镇及群众召开座谈会,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和于贵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意,决定呈报20xx年度中航贵航集团帮扶关岭自治县板贵乡白泥村火龙果园基础设施(机耕道)建设项目、石板井村突尼斯软籽石榴休闲观光采摘园建设项目普利村早熟蔬菜共计3个项目,申请帮扶资金206万元,覆盖农户617户,覆盖农村人口2752人,目前已完成项目申报书的报送。

  2.青岛对口帮扶工作。自安顺市与青岛市签订对口帮扶合作协议以来,我县积极与青岛市城阳区联系,实现双方多次交流互访,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互派干部挂职学习,并在产业转移和承接、资源开发和利用、劳务培训和输出、教科文卫的协作、扶持贫困村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为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青岛城阳---关岭在东西扶贫协作合作帮扶水平,我县成立了对口帮扶合作共建领导协调小组,统筹协调我县组织、宣传、发改、金融、工贸、招商、扶贫、教育、卫生、人社、农业、旅游、民政、水利等部门和乡镇(办)具体开展对口帮扶合作工作。经过共同努力,双方实现互访21批次,互访196人次,合作领域涉及农业种养殖、旅游、产业转移和承接、新城开发、农产品加工、矿产、教育卫生、小康村寨和石漠化治理等方面,为进一步推动青岛城阳与关岭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加深了了解、搭建起了桥梁与平台。同时,建立工作联系协商制度,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研究对口帮扶重大事项;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促进项目建成达产,以项目绩效评估确定下步工作方向和资金投向。

  关岭农业、旅游业等产业资源优势较为突出,包括矿产、土地、劳动力等资源,都是带动关岭发展的优势所在。但由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短,没有深加工,经济效益不明显。我县充分把握当前东西扶贫协作的新形势和好机会,多次组织邀请青岛企业家深入到关岭新城区、打邦河流域库岸火龙果种植基地、板贵乡花椒基地、花江酒厂、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关岭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等地考察,大力宣传当地的资源优势,寻找双方合作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投资者参与,力争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图发展。目前已有十多家企业对关岭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有了浓厚投资意向,并在顶云新城开发、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投资开发、重建花江酒厂、旅游景区升级建设、冷水养鱼等特色农产品开发方面同部分企业达成意向协议。

  3月30日,青岛华彩飞扬包装有限公司与关岭自治县政府合作共建项目“青岛城阳(华彩飞扬)---关岭板贵火龙果观光园区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青岛城阳---关岭进一步促进东西合作共建火龙果产业扶贫基地、打造打邦河流域库岸经济产业带建设项目之一。基地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建设,集“观、采、游、购”等功能为一体。青岛城阳---关岭共建火龙果扶贫产业基地建设签约企业已达7家,合作共建面积xx000亩,预计到8月份全面完成定植。基地产业直接受益农户达2099户,人口9592人,其中贫困户840户,贫困人口3836人;间接受益农户5000户、22500人,其中贫困农户1980户,贫困人口8316人。到2016年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直接受益农户和贫困农户每人可增收10000元以上,间接受益农户和贫困户可增收5000元以上。受益农户共计达32092人,为实施精准扶贫、建设小康村和小康寨打下坚实基础。

  (三)中药材桔梗基地建设工作

  本月20日,由黄波县长亲自带队,成功争取到“20xx年省级财政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资金中药材重点县”,财政扶贫资金600万元。

  关岭发展中药民族药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中药民族药资源丰富,是桔梗、杜仲、天麻、何首乌等药材的原产区域之一。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在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将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山地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带领全县快步伐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截止目前,全县规范化桔梗种植规模已达4万亩,重点打造了花江镇、永宁镇、岗乌镇、沙营镇、普利乡桔梗产业带,其中5000亩以上集中连片桔梗规范化种植基地1个、3000亩以上基地1个、500亩以上基地7个,3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桔梗种子种苗基地2个。在创建乡级扶贫产业园区和规模化种植基地打造过程中,业务部门与乡镇(办)的联系进一步增加,信息沟通、业务交流、上下联动、整合各方力量抱团出击的机制逐步形成,各乡镇区域比较优势得到有效利用,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产业带基本成型。总产值达41120万元(含卖药销售),占全县GDP的8.1%,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6%。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中药材产业的收入达到xx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左右。引进了一批中药材企业入驻(其中,贵州苗立克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关岭自治县中药材深加工项目是关岭“扶贫攻坚”打造贵州黔药桔梗基地的建设内容之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扶贫部门职能,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团队为企业服务,保证项目的顺利建设。项目建成后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以上,能有效解决药农的销售问题,实现助农增收和延长产业链。),打造了规模化种植基地,培育了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培养了一批技术干部、乡土专家和种植能手,同时解决了1.2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全县中药产业已进入提速发展阶段,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日趋显著。主要做法:以项目实施为支撑,以创建乡级扶贫产业园区为推手,着力打造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基地;市场导向、企业引领,打造产业链;完善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利益链接机制;优化中药材产业配套组合,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落实有力保障措施。

  六、党风廉政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贪腐任务艰巨而繁重,为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实行“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依靠干部职工支持和参与,一把手负总责,科室各负其责”的反腐倡廉工作体制。一是组织修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职责。对全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层级管理,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把手与两名主管副职分工负责,保证党风廉政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一把手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亲自部署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并抓好落实,其他班子成员做到党风廉政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三是成立办党风廉政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各部门的党风廉政工作情况、政风行风情况、投诉举报情况、组织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且是做好检查记录,作为年底考核的依据;四是定期召开例会,听取班子成员和科室工作汇报,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并部署下阶段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干部职工廉洁意识,逐步增强“五种意识”,即:自律意识、政策意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意识、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意识、管好身边人意识。同时实行“三负责”:真抓实干、常抓不懈,对党的事业负责;加强监督检查,防微杜渐,对班子成员负责;是严管重教,关口前移,对全体干部职工负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认识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认真落实实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建设工程和物资(服务)采购工作,即:“四个不直接分管”,目的是将决策、执行、监督等权力分离出来,建立健全“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决策、民主监督、公开公正、合理配置权力”的工作制度,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权利运行机制,促进权利公开、公正、规范、透明运行。

  七、关于对2011至20xx年扶贫资金接受审计厅审计情况

  20xx年5月8日-7月4日,我办积极配合省审计厅省级组对我县2011至20xx年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按照要求提供有关资料和进行说明,使审计工作得到顺利进行,待审计报告形成后,按照上级要求对2011至20xx年扶贫资金审计报告所涉及内容进行整改落实。

  八、主要做法

  (一)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力实施好扶贫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

  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作为根本保证,把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重点,以创建“扶贫攻坚示范县”为平台,产业园区建设为引领,产业化扶贫为抓手,进一步加大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草地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生态产业发展力度,做大做强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轮驱动作为工作手段,把产业化扶贫作为整乡推进、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构建“大扶贫”格局;以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为目的,围绕劳动力稳定转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化扶贫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稳定转换、转产、创业;以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大扶贫”的部门责任落实机制,效益优先竞争入围的扶贫项目安排和合同管理机制,扶贫开发规划为统筹的整合政策、资金、项目机制,激励为目标的扶贫工作绩效考评奖惩和问责机制,不断提高我县扶贫工作水平和成效。

  (二)、强化政策保障,切实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以全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战场,把一、二、三类贫困乡镇(街道办事处)作为核心区域,把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作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切实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1.强化扶贫项目到户到人。

  切实做到六个到村到户:一是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二是产业扶持到村到户;三是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四是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五是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六是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不断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使用监管力度。

  全面落实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2〕412号)规定,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规模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规模。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加快形成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的格局。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县的扶贫资金投入,县级财政每年按扶贫资金总额的3%安排县级扶贫工作经费,并足额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贫困乡镇(街道办事处)、贫困村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广小额扶贫贷款。各部门安排的各类专项资金、项目在同等条件下要向贫困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贫困村倾斜。

  3.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切实做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健全识别机制。以国家扶贫标准为定量依据,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定性依据,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与村民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合理确定扶贫对象。严格按照《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试行)》规定的程序确定农村低保对象。研究制定“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统计、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扶贫、民政、统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信息管理监测常态化。

  ——建立进退机制。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经扶贫项目扶持实现脱贫致富、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取消农村低保待遇,做到农村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民政和扶贫部门要共同组织开展扶贫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年度入户核查工作,及时取消或调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扶贫对象的农村低保待遇。

  4.加大各项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金融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农村妇女创业小额信贷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项目,继续加大对乡镇(街道办事处)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鼓励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层服务网点。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加强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农村信用社的“信用工程”为载体,充分发挥“信用县”的优势,切实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

  ——加大土地利用支持力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贫困地区生态移民搬迁建房需求,合理安排小城镇和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在项目安排上,向有条件的重点乡镇倾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支持贫困地区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加大人才保障力度。组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人员和志愿者到贫困地区服务。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进一步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完善贫困地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务、职称等方面的特殊政策。研究制定吸引各类人才到贫困地区工作的优惠政策,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健全和完善乡土人才管理系统,实现乡土人才管理服务信息化。

  5.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全面推行“减贫摘帽”激励措施。落实中央、省、市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进行奖励的意见,实行“摘帽不摘政策”激励措施。对提前“摘帽”的重点贫困乡镇(街道办事处),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实行“摘帽”绩效、目标任务与政绩考核挂钩,对积极落实“减贫摘帽”措施,按期“减贫摘帽”的重点乡镇(街道办事处)“摘帽”当年县财政一次性奖励乡镇10万元,原有扶持政策不变,并从“摘帽”当年起至2018年,每年给予定额奖励,确保全面完成“摘帽”任务。

  ——深化集团帮扶制度。大力推行县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在职领导牵头定点帮扶贫困乡镇(街道办事处)、贫困村的帮扶制度,用4年左右的时间使贫困乡镇(街道办事处)、村整体脱贫。

  ——推行贫困影响评估机制。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贫困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群众产生的不良影响、致贫因素等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提出防治措施和补偿机制,按照程序报批。

  ——建立统计监测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经济运行分析机制,实行扶贫项目进度月报和季度经济运行分析相结合的监控机制,建立扶贫资金、项目监控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全县的远程监控与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扶贫资金项目监控平台,将扶贫项目申报、立项、批复、实施、监管、考评流程网络化。

  (三)加强领导,切实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确保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健全队伍、形成合力。

  1.强化扶贫开发责任。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县委、县政府是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本辖区扶贫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作用,负责协调推进本实施意见的全面贯彻落实。认真落实全面推行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考评制度,把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全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县直各部门的重要依据,把产业发展、减贫人口、农民增收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作为重要的考核要求。

  2.强化资源整合,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整合发改、交通、水利、国土、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项目资金,搞好以通村通组公路、机耕道、排灌系统等建设内容为主的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建设,全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构建大扶贫大开发格局,确保各项扶贫开发工作有保障出效益。

  加强与省、市业务部门的沟通衔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责任制。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县直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对本实施意见所涉及的各项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制定具体的年度实施意见,并在每年初将本单位本部门具体实施意见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本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做到年初有实施方案、年中有进度报告、年底有考核结果,确保得到全面有效贯彻落实。

  3.加强乡镇(街道办事处)实施扶贫开发项目的主体责任。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牢固树立“农业兴、农民兴,农业富、农民富,农业强、农民强”的理念,乡镇(街道办事处)党政班子要以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开发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职责。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按照“适度规模化、结构多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商品化”的要求,在因地制宜选好二至三个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搞好科学规划、专业评审、竞争入围,建立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建立1000亩以上的农业示范园1个以上。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在农业产业中培育新型工业,延长产业链。

  4.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经济发展、脱贫致富作为衡量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把率先致富、愿意带领群众致富、公道正派的农村能人选拔进领导班子。大力实施基层基础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党务政务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建设。继续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大力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四帮四促”等活动。对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绩突出的村干部,可按有关规定和条件优先考录为公务员。县、乡镇(街道办事处)对贫困村实行干部下派,对德才兼备、成绩突出的予以提拔重用。加强贫困地区干部培训。贫困乡镇(街道办事处)干部、村干部培训要纳入党校培训规划。

  5.建立技术服务体系。聘请有资职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技术部门提供宝贵意见和技术支撑。同时,成立各类产业化项目技术服务组,从县乡职能部门抽调技术人员驻村专业指导,提供跟踪技术服务。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农户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后续产业管理等培训工作,掌握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各相关业务部门与所属技术人员签订目标责任书,对项目建设的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把关等进行落实。

  6.强化扶贫机构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的职能作用,一类贫困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置扶贫工作站,二、三类贫困乡镇(街道办事处)可根据需要调整扶贫工作站设置形式,有扶贫开发任务的非贫困乡镇(街道办事处)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扶贫部门要大力加强扶贫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廉政和效能建设。

  7.强化执行力建设。把扶贫开发作为重点督办内容,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实施偏差,保证取得实效。县目标办要把扶贫开发列为对部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督查协调,促进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县直各部门目标任务的完成。设立扶贫开发奖惩专项制度,实行激励先进和责任追究相结合的奖惩机制,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八、存在问题

  (一)自2010年机构改革以来,县扶贫办编制被纳入县农业局,被列为县政府部门管理事业单位,县扶贫办编制职数5名。目前实际在编在岗人员4人,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副主任科员1名(临近退休)、驾驶员1名;没有设立相应的内设机构,无正式在编普通工作人员;从事办公室管理、项目监管、财务、扶贫产业规划、项目编制和申报、培训、社会扶贫等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抽(借)调;乡(镇、办)级扶贫队伍没有正式的人员编制,工作人员变动较大。

  随着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扶贫开发工作任务重,项目多,国家投入到我县的财政扶贫资金逐年增多。然而,在我县扶贫项目监管、申报、资金管理、项目实施等工作中,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日趋凸显,现有扶贫队伍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从而影响了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我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县级财政投入和农户自筹投入难度大,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希望得到更多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三)县域内企业较少,且带动能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与农户利益连接关系有待加强。希望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支持,加强对我县干部、群众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九、下一步打算

  (一)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和脱贫攻坚工程的推进认真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下一环节内容。

  (二)按照上级要求对2011至20xx年扶贫资金审计报告所涉及内容进行整改落实。

  (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四)抓好全县乡级现代高效农业扶贫产业发展规划评审项目的实施,科学做好20xx年度下半年项目申报;

  (五)抓好已建成项目的管护,促进扶贫项目效益发挥;

  (六)在抓好农民产业化知识培训的同时,加强教育,促进农民诚信实施、诚信管理、诚信销售,为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夯实基础;

  (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扶贫产业体系的形成;

  (八)加强与青岛城阳对口帮扶与合作共建,推动东西扶贫协作全面发展。

  (九)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为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十)强化宣传,推动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扶贫、关注扶贫、监督扶贫、参与扶贫;逐步总结、提炼“关岭扶贫精神”。

  县直单位扶贫工作总结2016篇2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准扶贫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六个精准”和市委“四个六”的工作要求,积极落实省市“1+17”精准扶贫方案措施,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最大任务,坚定脱贫信心,强化责任担当,明确思路,细化措施,制定规划,举全县之力,压茬推进,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年内,移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5.5%,达到6750元,计划减贫2035户、9212人,实际完成2551户11274人,占计划任务的122.4%。按照“442”脱贫时序,20xx年老乡镇贫困户实现整体脱贫,移民乡村贫困户20xx年完成脱贫57%。根据中共酒泉市委办公室、酒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xx年全市精准扶贫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了认真全面地自查,并对包片市级领导、所有抓组包户县级干部、蹲点包户干部和联系帮扶干部进行了量化评价和绩效考核,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xx年全县精准扶贫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1.紧盯对象精准,夯实帮扶基础。围绕“六个精准”要求,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3000余人深入13个农村乡镇、74个行政村,逐村逐户调查产业状况、致贫原因、收入现状等情况,采取“两大会议评议(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会)、三级公示(乡、村、组)”方式,精准识别,反复衔接,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7468户、29905人,其中精准帮扶贫困户4277户,19020人,并通过入户登记农户各项信息资料,逐户建立档案,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同时,按照“地级干部包片抓组、县级干部包组抓户、科级干部蹲点包户”帮扶原则,科学划分16个片区、113个小组,将贫困户分解到16名市级干部、563名县级干部、1811名科级干部和801名一般干部头上,建立了片区由市级领导主抓、乡镇由县级领导包挂、村组由县直部门负责、贫困户由干部包抓的工作机制,整合帮扶力量,实现了帮扶工作全覆盖。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工作,以“1+17”精准扶贫方案为依据,精心谋划,第一时间召开工作部署会议,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县上主要领导深入基层一线加强工作督查力度,确保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效推进。至目前,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为实现整县脱贫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紧盯目标精准,明晰帮扶思路。对照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千名干部深入开展县情民情大调研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建议、谈想法、话发展,逐村逐组逐户摸清底数、算清基础帐、增收帐,区分类别。按照酒泉市提出的移民乡“442”脱贫时序,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等实际,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到2017年,全县13个农村乡镇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其中,老乡镇贫困户20xx年实现整体脱贫,移民乡贫困户20xx年实现40%脱贫、2016年实现40%脱贫、到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力争突破1万元的奋斗目标。在继续完善县级扶贫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摸清底子、吃透实情,制定下发了xx县强农惠农政策汇编、精准扶贫100问、100策、100例以及精准扶贫工作典型培育宣传方案和乡村三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完善了精准扶贫挂图攻坚示意图、精准扶贫组织机构示意图、贫困户花名册、精准扶贫帮扶干部花名册、“六落实”责任卡、惠农政策一卡清、乡级三年脱贫规划、村级三年脱贫规划“四个二”(二图二册二卡二规划)的工作规程,确保了精准扶贫的精准性和工作的时效性。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将减贫目标、脱贫时间、扶贫措施、产业培育、帮扶责任全部“上墙”,并将重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部门、乡镇、村和户,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 “任务书” 、“路线图”和“时间表”。

  3.紧盯内容精准,任务落实到位。重点抓住改善基础设施、培育富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三大任务,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硬件强化和软件提升相结合,在扶志、扶学、扶医、扶技能、扶产业、扶设施方面核准帮扶内容,在整村推进、驻村帮扶、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方面提高精准度。一是富民产业培育成效显著。大力实施“321”精准扶贫富民工程,紧盯今年能见效、增收效果好、发展后劲足的高效设施农业、养殖业和劳务输转,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夯实贫困群众增收基础。20xx年,全县6个移民乡新增枸杞、蔬菜、红枣等特色经济作物1.7万亩,特色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占到了总播种面积的52.4%。贫困户新建日光温室212座,暖棚圈舍613座,调引怀胎(带羔)基础羊只1.6万只,移民乡羊只饲养量达到25万只,输转劳动力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亿元。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坚持把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全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4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60万元,做到了今年预脱贫人口全覆盖,年内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7个,衬砌渠道xx2公里,硬化乡村道路49.65公里,建设农田防风林45公里,改造危房383户,改良土地3.1万亩,新建人饮工程1处,解决9439人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完成广至藏族乡新堡村、岷县村、洮砚村3个村的电商扶贫试点村建设,引导洮砚、枸杞、民间刺绣等产品实现网络销售和定制销售。三是公共服务保障趋于完善。坚持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向贫困村覆盖和延伸,让贫困群众平等参与小康社会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xx年共完成薄弱学校改造6800平米,维修校园18所,改扩建乡卫生院5个,建设职工周转房40套,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0个,组文化室71个。全县移民乡村实现了学校、邮政所、卫生院、畜牧站、信用社、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公共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4.紧盯方式精准,落实帮扶政策。重点在改革扶贫机制、创新投入方式、强化金融支持、统筹社会帮扶等方面下功夫,稳步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稳定脱贫。一是积极探索实施小额担保基金、产权抵押贷款、光伏扶贫“三步曲”发展战略,助推农民群众稳定增收。率先在全省开展农业设施产权登记颁证,共为176户贫困户的237座日光温室发放《农业设施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发放产权抵押贷款460万元,群众发展日光温室热情高涨,走出了一条“贷款建棚、用棚贷款、靠棚脱贫致富”的良性循环路子。积极争取省市光伏扶贫试点项目,获批25兆瓦光伏份额,由4家企业参与建设,年内计划建成投运,将为1000户特困户每年增加纯收入3000元。二是创新扶贫资金投入方式。在积极争取落实省级财政投入政策的同时,县上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xx%增列专项扶贫预算,专项用于民生改善、项目建设、社会保障等领域扶贫开发资金。确定当年清理收回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扶贫开发上。县财政列支500万元作为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贷款担保基金,撬动设施农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切实解决群众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三是制定出台了《xx县精准扶贫到户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办法》,采取市县财政配套、市县帮扶部门单位帮扶相结合的方式,为贫困户每户提供5000元精准扶贫帮扶到户产业项目资金,定向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枸杞、大枣种植、养殖圈舍修建、基础母羊调引等。至目前,市县帮扶单位已落实帮扶资金xx00万元。四是建立富民增收平台。建成移民乡蔬菜直销店9个,开辟产销一体化蔬菜销售绿色通道,减少流通环节,解决移民群众蔬菜卖难问题。充分发挥全县162个专业合作社和800多个大场大户的作用,帮助销售枸杞等农产品,确保了贫困户收入稳定,通过专业合作社、经销大户共销售枸杞4700吨。针对移民乡村枸杞晾晒工艺不高的问题,县上认真研究,着力在机械晾制上下功夫,引进枸杞烘干设备7台(每台设备12.6万元),已安装并投入试运行,可日处理鲜果28吨,产干果7吨。经过加工后,枸杞价格每公斤增加10元,达到50元/公斤,枸杞种植户反映经过烘干设备烘干的枸杞品味更高、价格更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五是积极落实省市“1+17”工作方案措施。全面启动并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县财政按时上缴省财政风险补偿金251万元,争取专项贷款8100万元,已全部发放到位。加大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筹措,在省市为每个贫困村补助30万元的基础上,县财政为每个贫困村再配套安排20万元互助资金已落实到位。统筹抓好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为贫困家庭学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助学金,为每名乡村医生增加村医补助300元,从20xx年起,对全县所有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从2016年起,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大病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按照省上统一安排部署,完成了全县贫困群众一、二类低保提标,实现了政府兜底脱贫的目标。

  5.紧盯考评精准,强化帮扶效果。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的政治责任、县乡村的主体责任、部门的行业责任、社会各方的共同帮扶责任,按照“六个统一”的要求,加强对各级帮扶干部的精准考核。签订县委主要领导与22个包片组长、13个乡镇党委书记、17个对口职能部门,包抓组长与包抓副组长,包村领导与包户干部,包户干部与贫困户等7个层面的脱贫目标责任书2万多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健全完善了定期督查、专项督查、行业督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的督查制度,重点督查各级各部门和帮扶干部是否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四个六”是否严格落实,扶贫政策和资金是否得到严格落实,扶贫措施和办法是否精准到位,扶贫成效是否鲜明实在,在农户中发现问题,在现场解决问题,以严格的督查确保精准扶贫各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研究制定了《xx县扶贫攻坚实绩考核评价办法(试行)》、《xx县扶贫攻坚激励办法(试行)》、《xx县扶贫攻坚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将精准扶贫纳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对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领导干部进行组织调整或问责。通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树立了重中之重的工作导向、奖优罚劣的用人导向、紧抓不放的责任导向、韧性奋斗的作风导向,全力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全面落实。至目前,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已落实帮办项目实事380余件,帮扶资金及物资65xx万元,各级帮扶干部进村入户9500人次,为民解难2356件次,帮助协调各种支农惠农贷款2.4亿元,输转劳动力1345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7亿元。

  6.紧盯保障精准,强化帮扶力量。县上成立了精准扶贫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下设精准扶贫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和精准扶贫考核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县委常委亲自包抓移民乡,并从县直机关选派39名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到6个移民乡33个移民村挂职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村党组织副书记或副主任。进一步加强全县各类驻村帮扶工作力量的整合和管理,组建了74个由市选派挂职干部、市帮扶单位领导干部,县选派挂职干部、县帮扶单位领导干部,乡党委挂职副书记、乡包村领导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双联单位干部等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队干部达到327名。驻村工作队按照“四个六”的要求,帮助乡村理清发展思路,编制发展规划、计划,推进重点帮扶项目落实;开展技能培训,培育增收产业;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帮助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等,做到了联系群众“面对面”,服务群众“零距离”,反映问题“直通车”。制定了《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细则》,对驻村帮扶干部实行周考勤、月考核、季通报,将工作开展情况以民情日记形式进行记录并作为考核依据。至目前,帮扶工作队走访农户7000多户,完善村级脱贫计划74份,成立扶贫资金互助社33个,建立电商扶贫示范村2个,协调衔接项目100多项,落实项目资金xx00多万元,培训贫困家庭农村劳动力800多人(次),为贫困户提供劳务信息700多条,帮办实事好事485件。

  7.紧盯谋划精准,加快脱贫进程。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树立典型,从7月底开始,我们组织开展了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观摩活动。通过现场观摩、现场交流,进一步搅活了思想、增强了信心,统一了“压棉花、扩枸杞、强草畜”的产业发展思路,确定“321”精准扶贫富民工程,精心打造xx枸杞、xx牛羊肉等农产品牌,全力推进疏勒河蔚丰现代示范园等10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建设蜜瓜、枸杞、牛羊等5个农产品交易市场,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树大品牌的思路,力争到2017年,移民乡建成3000亩日光温室,发展10万亩枸杞,养羊30万只,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的“3131”增收目标,确保“442”脱贫目标顺利实现。

  二、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绩效考核情况

  按照全市精准扶贫绩效考核工作要求,我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一安排部署,对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个层级”目标责任书内容、考核标准和程序要求,认真做好20xx年精准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工作。在考核过程中,主要采取各乡镇、各单位自查总结、乡镇分类考核、县上重点考核的方式,对在我县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的包片市级领导、抓组包户县级领导、蹲点包户干部、联系帮扶干部等四个层面的帮扶干部进行了全面考核。县上专门成立三个考核组,分别由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组长,在乡镇分类考核,提出初步考核意见的基础上,采取查阅档案资料、采集数据信息、入户抽样调查、听取情况汇报等方式,对各乡镇的包片市领导、抓组包户县级干部、蹲点包户干部和联系帮扶干部进行了重点考核。经过考核,参加本次考核的包片市级领导16名,全部评为优秀;参加考核的包组抓户县级领导125名,其中:市上90名,县上35名,考核结果全部为优秀;参加考核的蹲点包户干部125名,其中:市上73名,县上52名,除市联通公司派出的蹲点干部李多福考核得分59分,评定为不称职等次外,其余均为优秀;参加考核的联系帮扶干部2822名,其中:市上1695名,县上1127名,考核结果全部为优秀。同时我县按照市县签订的《酒泉市深化双联精准扶贫目标责任书》内容,对20xx年全县限时脱贫目标、精准帮扶内容和精准帮扶责任完成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总结,自评得分为100分。所有考核结果已经县委常委会议讨论审定。

  三、2016年工作重点

  2016年是全县“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实现脱贫目标的重要一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将紧紧围绕减贫增收这一核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准聚焦,综合施策,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集中攻坚,抓实见效,力争年内移民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20%以上,完成减贫8000人以上。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面贯彻落实11月11日全省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议精神,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精准扶贫上,因户施策、因户施法,落实好各项扶贫举措,切实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扎实做好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准确把握群众思想动态,多渠道、多形式加大移民群众技能培训,引导广大群众切实消除“等靠要”思想,不断坚定创业脱贫信心,真正形成干群同心、各方协力抓扶贫、奔小康的局面。

  二是进一步落实扶贫政策。紧密对接“1+17”精准扶贫方案,紧盯精准扶贫目标任务,认真梳理基础设施欠账、公共服务短板、产业发展弱项,详细研究国家和省市扶贫政策,吃透精神实质,立足县情实际,结合扶贫攻坚需要和群众期盼,抓住政策机遇,争取更多的扶持项目和资金。同时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将各类资源优先向贫困乡村倾斜,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各类生产基地、示范基地优先向贫困乡村安排,有效破解影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问题。2016年移民乡衬砌渠道60公里,硬化村组道路50公里,新植农田防风林2000亩,改良盐碱板结耕地3万亩。

  三是进一步提高帮扶成效。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瞄准重点乡、重点村、重点组、重点户,着力在突破重点难点上下功夫,在落实帮扶措施上花气力,积极引导贫困群众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枸杞、设施养殖等富民产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把驻村帮扶作为富民增收的民心工程和锻炼干部、展示形象的平台,引导他们能蹲得住、能接地气、能干实事,不断放大驻村帮扶的功能和效果。

  四是进一步做实增收计划。紧盯“321”精准扶贫富民工程,全力推进“3131”扶贫增收目标的落实,运用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和精准帮扶政策,抓好光伏扶贫项目的落地,建好扶贫产业示范园,加大以枸杞和养羊为富民产业的推进落实力度,健全完善劳务输转市场,培育劳务增收新亮点;逐步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建设,完善合作社、协会服务产业的功能。2016年移民乡新增枸杞、蔬菜、大枣等特色经济作物3万亩,建设枸杞专业化生产贫困村枸杞烘干加工场30个,贫困户新建日光温室100座,暖棚圈舍500座,调引基础母羊1万只,户均投放5只,羊只饲养量达到30万只,完成“两后生”培训200人,职业技能培训xx00人,输转劳动力1.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亿元,新建乡级电商扶贫服务站2个,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点10个。

  五是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坚决按照王三运书记“八个时常”新要求衡量全县的扶贫工作,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双联行动等重点工作。加大精准扶贫督查考核力度,严格兑现奖惩措施,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导向激励机制,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以更扎实的作风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的落实,坚决打赢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四、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及早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至目前,省上8100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已全部落实并投放到位,但由于发放时间较晚,20xx年脱贫户在培育增收产业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恳请市上积极协调省上有关部门,将2016、2017年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提前予以发放,帮助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确保脱贫目标顺利实现。

  二是建议加大光伏扶贫扶持力度。按照每户3千瓦的标准,据测算,完成全县4277户精准扶贫户光伏扶贫任务至少需要107兆瓦,完成全县74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光伏扶贫任务至少需要180兆瓦的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指标。目前仅确定了25兆瓦光伏扶贫项目指标,只能解决1000户精准扶贫户扶贫任务,距全部解决光伏扶贫任务项目指标缺口较大,恳请市上增加我县光伏项目指标,确保扶贫任务全面完成。

  县直单位扶贫工作总结2016篇3

  20xx年,县扶贫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力推进整村推进、扶贫搬迁、老区建设、雨露计划等专项扶贫工作,并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启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役,扶贫开发取得新的成绩,我县“1119”整村推进精准扶贫模式获得20xx中国消除贫困创新提名奖。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减贫成效显著。通过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减少贫困人口6840人,贫困人口下降到2.22万户、5.95万人。

  (二)推进片区扶贫攻坚。积极协助县直相关部门做好片区各项扶持项目的争取和政策落实,认真做好片区扶贫攻坚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统计工作,进一步开展片区项目梳理工作。完成编制《武陵山片区十三五规划》,谋划了一批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项目,共编制项目204个,规划总投资568亿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资金378亿元。

  (三)深入实施整村推进。今年启动实施10个贫困村和3个老区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目前进展情况较好。捆绑落实各类项目和帮扶资金8902万元,其中10个贫困村8356万元,3个老区村546万元,村平投入分别达到835万元、182万元。切实加强北峰、核桃坪、龙潭湾、石柱4个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市、县领导带队到村现场办公,督办已经启动的建设项目,落实今年的项目建设计划,县委选派的“第一书记”继续进村开展工作。

  以贫困村为重点区域,新修公路48.2公里,硬化公路64.1公里,改造、维修公路80公里,土地整理8841亩,新抗旱水池328口容量5370立方米,渠道7.7千米,新建饮水池426口10580立方米,架设管网xx.12千米,解决了6026人饮水安全问题,农网改造6个台区,架设线路9.5千米。扶持贫困地区农户发展和改造多经林面积16xx0亩,新建改造猪栏11200平方米,引进种猪402头。

  (四)完成贫困户精准识别核查工作。为进一步摸清找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今年8月,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直机关、乡镇、村组三级党员干部3500余人,在27名县级领导的带领下进村入户,按照“八不纳入”、“六看六比”、“五个优先”的原则,采取入户调查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高质量完成了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核查工作。全县186个行政村共识别贫困户22221户、59507人,其中低保人口9987人、五保人口1750人,比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了1627人。按照一户一册要求,为贫困户全部填发《扶贫手册》。

  (五)金融扶贫工作逐步展开。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金融扶贫政策,创新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出台《秭归县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明确县邮政储蓄银行为我县的扶贫小额信贷承贷银行,从财政预算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作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为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1:10的比例发放扶贫小额贷款。扶贫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实行全额贴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年贴息率按5%执行。继续实施扶贫贷款贴息项目,已完成了项目库备案,纳入项目库的龙头企业共21家,贷款额度28823万元。

  (六)其他各专项扶贫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规划扩建硬化道路22公里的5个项目全部启动实施,已竣工3个项目,硬化公路13.5公里,占工程总量的60.6%,拨付项目工程款530万元。二是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林业生态移民工作,今年下达计划1950户,其中:新建350户、维修1600户,计划总数中,生态移民497人、扶贫搬迁330户、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60户、单亲母亲特困家庭危房改造9户,目前计划全部落实到户,正在组织实施预计年底可全面完成。新建峡口、荒口坪、白云山3个扶贫搬迁居民点,续建居民点6个。三是老区建设工作,下达20xx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老区建设项目7个,扶持资金135万元,项目覆盖7个乡镇7个老区村。四是完成《秭归县“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的编制工作,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即片区扶贫攻坚工程、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贫困户精准扶贫工程、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工程、金融扶贫工程。五是开展雨露计划转移培训1008人,其中中职532人,高职476人,兑现补助资金xx1.2万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扶贫攻坚重头戏。自6月18日总书记在贵州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县委三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扶贫攻坚工作,10月1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扶贫攻坚誓师大会,在全县展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决战。一是明确了脱贫目标。提前两年整体实现脱贫,即到2018年底,全县47个村、6.1万人贫困对象实现“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人销号”的目标。制定了“时间表”和“作战图”,确定脱贫攻坚分阶段目标任务是:2016年要完成23个贫困村、2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2017年完成18个贫困村、2.5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2018年完成6个贫困村、1.6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二是成立了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全体常委任副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从相关部门抽调6人,组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12个扶贫攻坚作战团,实现乡镇全覆盖,每个团由2-3名县级领导挂帅、1个队长单位牵头、1家规模企业和n个县直单位组成,负责乡镇整体脱贫、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销号;向35个贫困村选派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70名,省直市直单位分别向我县派驻了4支、8支扶贫工作队。三是全面建立扶贫攻坚支撑体制机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关于创新建立资金整合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考核方案》、16个《扶贫攻坚专项工作方案》和47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

  (二)把整村推进当作头等大事贯穿全年工作始终。继续深化“1119”扶贫模式,集全县之力统筹开展整村推进工作,领导格次高、安排部署早、投入力量足、工作效果好。2月4日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对今年整村推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研究整村推进资金配套;3月13日,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关于做好20xx年度帮扶贫困村工作的通知》,按照“1119”模式明确整村推进工作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3月31日,全县整村推进工作现场会在九畹溪镇召开,县委书记卢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对整村推进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5月底以前,各联村县领导都带领“1119”帮扶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深入贫困村召开整村推进工作专题办公会,一村一纪要;县委督查室、县政府政务督查室与县扶贫办联合开展“1119”帮扶督办,确保各村项目落实、资金到位、启动顺利。

  (三)精准扶贫到户模式愈加成熟。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坚持在扶贫中把“精准、到户”挺在前面。一是精准识别,择贫而扶。进一步摸清找准扶贫对象,对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核查。二是分类施策,因户施法。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分类制定精准脱贫计划,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解决6294户、19121人的脱贫问题;通过扶贫搬迁,解决3728户、10627人的脱贫问题;通过低保政策兜底,解决6302户、13299人的脱贫问题;通过医疗救助扶持,解决5897户、16460人的脱贫问题。三是重症猛药,极贫重扶。提高贫困户实施项目补助标准,对贫困户实在行扶贫政策叠加,让贫困户既要享受普惠制,更要享受特惠制。要求当年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产业发展项目扶持贫困户的数量必须占扶持总户数的50%以上,受扶持的贫困户资金补助标准高于一般农户;每年为10个贫困村安排专项到户资金200万元,用于500个贫困户精准扶贫;将贫困户搬迁建房补助标准由每户1.2万元提高到2万元。四是帮其所需,扶其所长。在扶持项目的`选择上,结合当地实际和贫困户意愿,安排适合农户脱贫增收的具体项目,帮助建立稳定脱贫的支柱产业。对有富余劳动力的贫困家庭纳入雨露计划给予资助,对留守在家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需要改善人居环境的贫困对象,实施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一建三改”等项目。对临时因灾因病因教育返贫的贫困人口实行政府救助和社会资助,让其平稳渡过困难期。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救助式扶贫,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帮扶一户、脱贫致富一户。

  三、2016年工作目标及主要措施

  2016年计划减少贫困人口20000人,启动实施2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和4个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扶持3个老区重点村建设,完成扶贫搬迁危房改造xx00户,发展和改造多种经济林10000亩,扶持5-1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训转移劳动力1000人,新建、续建10个扶贫搬迁居民点。力争金融扶贫贷款规模达到5000万元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是咬定目标,克难攻坚。紧紧围绕“23个贫困村出列、2万人脱贫销号”的目标任务,做好新一轮扶贫攻坚顶层设计,建立目标任务倒逼机制,出台超常规的办法和措施,切实做到资源配置向精准扶贫聚集,政策措施向精准扶贫集中,项目资金向精准扶贫整合,制定出台“1+16”扶贫攻坚精准扶贫政策支撑机制。通过组建扶贫攻坚作战团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动员社会力量扶贫帮困等措施,凝聚各方扶贫力量,集中精力打好精准扶贫整体战。

  二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继续深化完善“1119”扶贫模式,坚持扶贫规划管总,项目围绕规划定,资金跟着项目走,实行跨部门、跨年度、跨层级的统筹,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原则,先收后放、先统后分,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各类项目实施。充分发挥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汇聚一切可用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向精准扶贫聚集,形成“国家补助、单位帮扶、信贷支持、群众自筹、社会捐赠”的扶贫开发多元投入机制,力争23个贫困村村平投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着力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瓶颈问题。

  三是靶向治疗,分类施策。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把精准扶贫到户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始终。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分类制定精准脱贫计划,落实到村到户到人。认真分析农户致贫原因,逐户制定扶贫措施,实行一户一策、一户一扶、一户一帮,既解决贫困户当前困难,更要实现长远稳定脱贫。提高贫困户实施项目补助标准,对贫困户实行扶贫政策叠加,让贫困户既享受普惠制,更享受特惠制。大力实施安全饮水、电力保障、危房改造、产业扶持、扶贫搬迁、雨露计划、小额信贷、技术培训、政策性保障、干部帮扶“十到贫困户”工程,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贫困户更好更快发展。通过对贫困户的重点扶持,提高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确保实现“扶持一户,脱贫一户,致富一户”。

  四是考核督办,狠抓落实。紧紧围绕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队驻村帮扶和党员干部结穷亲等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积极配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政务督查室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督促考核,实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一年一考核,确保精准扶贫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五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基层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决战贫困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扶贫开发改革创新的先进经验和扶贫模式,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凝聚正能量,营造好氛围,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界关注扶贫、参与扶贫。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2.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总结2016年

3.村级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总结

4.扶贫办两学一做阶段性工作总结

5.三年扶贫工作总结

6.2016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精选大全

7.电力单位扶贫工作总结

8.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9.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10.扶贫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