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安全培训总结

时间:2023-10-31 10:02:09 培训总结 我要投稿

(热门)驾驶员安全培训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驾驶员安全培训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驾驶员安全培训总结

驾驶员安全培训总结1

  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范围和管理主体

  (1)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范围。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是指以培训学员的机动车驾驶能力或者以培训道路运输驾驶人员的从业能力为教学任务,为社会公众有偿提供驾驶培训服务的活动。

  (2)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主体。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工作。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实行社会化,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的原则。

  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范围

  (1)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培训范围:获得一级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的培训机构可以从事三种(含三种)以上相应车型的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二级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可以从事两种相应车型的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三级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只能从事一种相应车型的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

  (2)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机构培训范围:获得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许可的培训机构,可以从事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经营性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的从业资格培训业务。获得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许可的机构培训,可以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的从业资格培训业务。

  (3)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范围:获得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许可的教练场可以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业务。

  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

  (1)建立健全的培训机构。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建立健全符合《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JT/T4331004)要求的包括教学、教练员、学员、质量、安全、结业考试和设施设备管理等组织机构,并明确负责人、管理人员、教练员和其他人员的岗位职责。

  (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教练员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培训质量管理制度、结业考试制度、教学车辆管理制度、教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教练场地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应符合《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JT/T433--20xx)的要求。

  (3)培养合格的教学人员。一是理论教练员:理论教练员应当持有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60周岁,具有汽车及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汽车及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两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驾驶理论、机动车构造、交通安全心理学、常用伤员急救等安全驾驶知识,了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教学知识,具备编写教案、规范讲解的授课能力。理论教练员中,至少应有80%经全国统一考试并合格,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证》。二是驾驶操作教练员:驾驶操作教练员应当持有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60周岁,具有汽车及相关专业中专或者高中以上学历,符合一定的安全驾驶经历和相应车型驾驶经历。驾驶操作教练员符合《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JT/T433—20xx)的要求。驾驶操作教练员中,至少应有90%经全国统一考试并合格,持有《教练员证》。三是教练员数量:所配备的'理论教练员数量不少于教学车辆总数的10%;每种车型所配备的相应驾驶操作教练员不少于该种车型车辆总数的110%。

  (4)培养与培训业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包括理论教学负责人、驾驶操作训练负责人、教学车辆管理人员、结业考核人员和计算机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符合《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JT/T433—20xx)的要求。

  (5)合格的教学车辆。一是教练车辆技术要求:教学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并装有副后视镜、副制动踏板、灭火器及其他安全防护装置。教练车辆技术性能满足《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JT/T433—20xx)的要求。二是教练车辆种类及数量要求:一级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配备大型客车、通用货车半挂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小型汽车(含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汽车(含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摩托车(含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其他车型(含轮式自行机械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等九类车型中三种(含三种)以上的车型,所配备的教学车辆不少于50辆,且每种车型的教学车辆不少于5辆。

  (6)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和场地。教学设施、设备和场地符合《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JT/T433—20xx)的规定。租用教练场地的,还应当持有书面租赁合同和出租方土地使用证明,租赁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驾驶员安全培训总结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驾驶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人的一项基本技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对学习驾驶技术的热情越来越高,可是如何尽快掌握驾驶技能呢?驾驶技能包括操纵车辆的熟练程度、车辆结构及性能的了解、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处理情况的能力。如何在汽车驾驶培训教学中加强学员的驾驶技能,既是汽驾培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练员和学员的共同心愿。

  一、操作技能训练

  操作技能是指驾驶员手脚在接受大脑神经中枢传来的指令后能否准确而迅速地完成车辆操纵装置操作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训练时间、方法和强度。驾驶教学中应突出两个方面。首先,要严格按照培训大纲的要求、训练科目、时间,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教练员要注重培养学员对操纵机构的感知能力。所谓“感知”,是指感觉和知觉的合称,是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只有对机件的操作过程有了充分认识和体验,才能形成条件反射,使操作动作达到比较完善、自动化的程度。例如:在加减档操作中,学员对速度的感知能力较差,换档时机把握不准,经常响档、脱档行驶。教练员可让学员在各种档位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倾听发动机声音,同时观察车速表,还可以根据路边参照物进行对照来判断车速。这样,学员对车速的感知能力就会明显提高,换档时机也就容易把握了。其次,提高学员对车辆构造和性能的了解。在人车系统中,如果学员对车辆的结构和性能不了解,就会造成人车之间不协调。在驾驶教练中,教练员首先要使学员对自身驾驶车辆的长、宽、高、离地间隙、前后悬等结构特性有准确的了解。其次,在倒桩练习时,使学员逐步体会驾驶室位置与车辆实际位置的关系,必要时可下车观察汽车与标杆的位置和距离。第三,道路驾车时,要求学员留心观察,判断道路宽窄,对某些影响车辆通过而又比较隐蔽的路段,应及时停车讲解,逐渐培养学员的空间判断和目测能力。第四,培养学员良好的驾驶习惯,要让学员根据不同路况选择合理的驾驶速度,减少急加速、急制动和急转向。行车时不仅要看前一辆车,同时要看到前面两三辆车的情况,以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急刹车,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意识的培养

  第一,要时刻注意端正自己的动机。所谓动机,简单理解,就是人们要做某一件事情之前的'起念。就是教育学员学好开车不光要对自己负责,最主要的是还要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第二,要处处注意规范学员的驾驶行为,而规范行为说的是驾驶时应该严格执行《驾驶员操作规程》。《驾驶操作规程》是科学的结晶,是人类经验的总结,也是机械性能对人的客观要求,学员切不可把它当作“细枝末节”的事情加以忽视。而国家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规范驾驶员行为规范的宏观要求。学员要规范自己行为就必须随时随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模范执行交通安全法的逐项要求,如起步前必须先打转向灯,起步时必须先看后视镜,过路口时必须减速、左右观察等等。第三,通过一些事故教育片对学员进行教育,教练员可带领学员分析事故原因,剖析驾驶员的失误,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也可通过训练中个别学员出现的问题,在收车讲评时对大家进行教育。学结是驾驶员安全意识得以加强和提高的双韧剑,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三、处理情况能力训练

  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观察道路交通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加以判断、思维并做出相应反应的过程。处理情况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判断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三个方面。

  1、观察能力。道路交通环境中的信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驾驶员必须根据安全行车的需要,有选择地将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信息上,去主动感知它,且注意力能从一个信息转移到另一个信息上。因此,观察能力的提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学员有较宽的视野是观察全面的基础。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两眼能够看到的范围成为视野。一般来说,视野随车速的提高,注视点向远方移动,视野会变窄。训练中发现,有的学员眼睛反应呆滞,视野只局限在以视线为中心、上下左右很小的范围内,对此范围以外的交通参与物视若无睹,其观察能力大大下降。教练员应指导学员学会用余光观察道路两边及左右后视镜,用手势纠正学员失误,提醒学员注意转弯、超会车或停车点上空的障碍物等。第二,要按照交通参与物的活动规律去观察。教练员通过现身说教,使学员掌握交通参与物的活动规律和特征,进一步提高观察质量和速度。教学中要突出“看”、“想”两点。“看”一是指导教练员辅导操作时,学员留心观察车辆行走路线和处理与其它参与物之间的关系;二是指非操作者在乘坐车辆时,以操作者的身份,对交通参与物进行观察和分析。“想”就是要求学员在训练结束后把观察、经历过的事情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2、判断思维能力。行车中,驾驶员必须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将得到的住处同以往学过的驾驶知识等信息进行比较并做出相应对策。学员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往往容易手忙脚乱。其原因就是以前没有遇到过此类情况,无法进行分析比较,也就难以做出响应的对策。对这种能力的序列应强调三点。第一,要注意分析、判断交通参与物的动态。教练员要针对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讲解观察到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畜力车的各种动态。再结合实际剖析典型案例,并指出应采取的正确措施,以丰富学员加强知识和经验,使之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不会因经验缺乏而惊慌失措。第二,教练员可在有代表性或事故多发路段、路面停车,分析路段特点、路面结构性质及在恶劣气候时的变化情况,讲解运行方法和处理措施,加深学员对此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认识。第三,教练员要及时对学员的错误判断进行纠正讲解,培养学员正确判断和思维的能力。

  3、反应能力。驾驶员在驾车行驶时必须对道路交通情况做出迅速反应,在同样条件下,人的反应快慢不一,有时也会出现错误反应。反应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人为制造一些场景,锻炼学员的反应能力。随着技术训练和经验的丰富,驾驶员是能够缩短反应时间和提高准确度的。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学员的技能训练和交通法规学习,使学员的技术素质不断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驾驶员,提高道路的通行速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驾驶员安全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驾驶员安全培训总结05-12

驾驶员安全培训总结06-26

驾驶员培训总结11-07

安全培训总结07-03

安全培训总结07-08

安全培训个人总结07-17

安全培训月总结01-28

员工安全培训总结11-09

安全生产培训总结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