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挂职总结:读懂课

时间:2023-08-07 10:40:56 热门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挂职总结:读懂课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挂职总结:读懂课,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挂职总结:读懂课

中学挂职总结:读懂课1

  “谁说我们的课堂教学不适合应试教育,谁说我们的孩子能力不如人,谁说我们的教学进度赶不上……你瞧瞧,我们周浦中学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和精神面貌,你信不信,我们没有比城里的孩子差……”导师林久杏自信的一边扒着饭一边说。确实不错。通过一周的课堂观摩、该校老师的交流和与学生的随机采访,我信了!人家是“小班化”,我们是“小组化”走在别人的前头了……”林校长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着,“我们的课堂是种享受而不是一种煎熬,这是我们的追求!”不信?一起来吧!

  随着轻快地音乐铃声,我们急冲冲地来到五楼九(5)班,林校长早早的已经在教室中与学生们交流着什么了。我们的到来丝毫没有令学生们感到惊讶。也许是习惯了,因为除了我们之外还有他们的班主任王老师在场,之后才发现原来每节林校长的课她必出现,不是因为纪律问题,而是因为她敬仰林校长,学习他的点点滴滴,即使在工作这么繁忙的情况下,也不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我当然没理由错过!

  九年级的思品,杭州采用的是人教版,与我们温州的粤教版的差别很大。再加上考试的要求很低,所以难度比我们低。正因如此,许多学生是打心眼里瞧不起社会、思品老师的,在你的课堂或写其他学科的作业,或睡觉,或休闲着,这样的情况是屡见不鲜。但在林校长的课堂上却销声匿迹。而奇怪的是林校长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铿锵的语调,没有帅气的外表,没有精美的幻灯片,没有完美的过渡和衔接。但是学生们就是那么着迷的喜欢,那么积极的思维,那么踊跃的阐述,那么主动的提问,那么动情的点评。这才叫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至今为止,我也算从教将近20年了,还没看到如此常态化的生生合作的课堂。因为之前我们听的优质课、展示课多多少少都有作秀的痕迹。而在这,他是堂堂课都是这样。

  其实课堂的模式很简单,先让学生独立自学划重点5-10分钟,在这独学的过程中,林校长有意识的指导巡导团,查看他们重点字词句是否已理解;然后巡导团成员分别下去“辅导”10-15分钟,巡导团是“二模”阶段中产生的,也就是不只会学,还要会教,用林校长的话说“学会”和“会教”是两个层次的概念,更经典的是在这十几分钟,巡导团下去不仅仅是查看重点有没有划,还提问“你为什么认为这是重点?”“你能解释下这个词吗?”“没有问题了,那我提问个问题?”然后巡导团成员筛选这组的问题,把最有价值的问题亮出来,让全班同学分享;这个环节就称“展示”,解决不了的老师再与大家一起分析。有人会问,那么老师的作用在哪?是否“小组化”就是放任,不是的,刚才提了,在独学部分,教师是监督巡导团的,在分组讨论部分,教师是下去巡视各个小组,了解各组的提问和疑惑,做到心中有数,哪些问题比较有价值,然后在展示部分做必要的交流,而且教师在对学生的'发言和点评中要做到及时、肯定的评价和打分。

  正如他所说得:“先学后教”不是“先学后导”,在“学”的过程中就有老师的导,而“教”就是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辅导。不是纯粹的学和纯粹的教,把二者割裂开来是错误的。其实,林校长的课,已经出模,已经具备“学科化”的特点,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规定的模式那么死板。逐渐迈向第四阶段“问题单”模式的探索之路。如果硬要分分环节的话,那就基本上为三步:第一步,自学划重点;第二步,小组讨论,巡导团辅学,小展示;第三步,抛出问题,分享交流,大展示。这样的课,学生自然感觉自己是被重视的,因为我一不小心说的一句话,会立刻引起大家的共鸣,为本组加分,被大家认可。同伴的赞同、团队的归属感,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不可或缺的强心剂啊!

  林校长说,这样的课堂,我们老师不是更轻松了,而是更用心了。因为,我们必须及时捕捉孩子们稍纵即逝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如何引导他们回到本堂课所学的知识面上,这就是关键所在。林校长追求的是朴实原生态的课堂风格,关注的是能否走进学生内心,能否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校长犹如精神标杆,时刻感染着我,鞭策着我,但愿我这棵小草能在教育思想的丛林里茁壮成长!

中学挂职总结:读懂课2

  细数在周浦中学的日子也半月有余,据个人的深入跟踪了解,周浦中学(周中)的课改犹如一杯咖啡越来越香醇。它的魅力香溢四方,引得多方人员慕名前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时而制”在西湖区教育局的大力推动下,在十三中教育集团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林久杏校长为首的支教团队的细心谋划、缜密布局下实施的以“理念先行,建模为要,行政推动,有序推进”为基本思路的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现将本人对周中课改的解读整理如下:

  一、构建导学课堂的操作系统

  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

  1、一模重势:会表达,善沟通

  课改从改变学生的状态开始,由于新生基础相对较差,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有待于加强。因此在一模阶段采用的是“三步三查”重点放在大展示,每个组一个任务轮流展示,重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一阶段历经了近两个月。这一阶段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学生自信了、阳光了。但是课堂的效率不高,表现在:每组轮流展示往往造成时间不够,学习任务不能顺利完成;由于合作交流部分的任务学生课前没有预学,单凭课堂内的5分钟左右时间难以深入;每组讨论一个任务,在其他组展示的时候难以有高质量的点评,课堂难以生成。

  2、二模重效:能辅导,擅组织

  一模的优势改变了学生的状态,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培养,但一模的弊端就是课堂低效,在二模阶段注重小展示环节,重点培养学生擅组织、会辅导的能力,有以下几个变化:

  (1)小展示时间延长至20分钟,除了解决自主学习部分,还要完成合作学习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组织、辅导能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大展示的任务为1—2个,教师根据小展示情况确定1—2组展示内容(原则上以合作学习部分知识为主,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一组展示拓展提升的知识),展示的内容不一定完全按照导学案,可以是部分展示、错误展示、“夹生饭”展示等。注重课堂的生成和提升。

  (3)“4+1”小组合作形式,在二模阶段组内同质、组内异质并存,由班级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组内同质组我们称为“巡导团”,其它四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3、出模重质:勤反思,重思维

  课改的第三阶段在“质量至上,能力立意;小立课程,单元展示;学科思想,有效目标;全校一模,学科多模”指导思想的引领下走学科化之路,注重课程的整合和时空的拓展。各学科在学校统一模式下,根据学科、根据课型研究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能力方面培养反思能力,注重思维的培养,让课堂成为高效的、开放的、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的课堂。

  出模阶段预计也要分三步走。这是我们的初步判断,具体要等实践来检验。

  第一步:学科化特色。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甚至因不同教师的风格,都可以确立不同的课堂学习模式。

  第二步:课程整合。导学课堂的实施,必然使课程的推进随着学情不同必须作调整。以能力立意的课堂,必然要求课程也要相应地整合。这一步估计要比较漫长。我们现在力争以学期为单位,小立课程。

  第三步:时空拓展。这一步可能是导学课堂的理想境界。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不再局限于在校时间。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可能是导学课堂的重要载体。

  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我们逐步提炼出课改的五大元素: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及时评价,团队归属。这五大元素的概括,从而使老师理解了导学课堂和传统课堂,尤其是传统优质课堂的最大区别。对教师的理念改变和实践指导有着巨大的意义。

  二、构建导学案的运作机制

  1、导学案集体备课“三步曲”

  教导处统一安排,落实集体备课。星期一文科,星期二理科。集体备课时按照以下三步加强对导学案的研讨。第一步:课时安排,明确导学案编写任务;从数量上保证新授课和章节的复习课必须使用导学案。第二步:将下一周课时的导学案进行研讨交流,从编写的导学案是否符合学情,教学的设计是否合理等方面提出教师的`建议,提倡分为学生使用和教师使两种版本的导学案。将导学案修改后上传至教导处,审核后打印。第三步:对上一周课时的导学案反思交流,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取得的效果,并将修改过的、有教学反思的导学案上传至课改办的学科审核人处。

  2、导学案管理“三线汇一”

  “三线”指备课组、学科审核人、班级课改委员,“汇一”指三线评价的结果反馈给课改办。备课组长是数量的保证,学科审核人是质量的监控,班级课改委员是使用的反馈。这样的管理模式加强导学案的监控,从而提升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和使用的效果。

  三、构建师生的评价体系

  课堂学习评价系统以导学课堂三步三查即6个步骤为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并对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时量化、团队捆绑形式呈现,涵盖了课堂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使用等方面。

  1、备课组评价

  备课组重点是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属于软件层面,在学校统一模式的指导下,根据学科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定时、定地点、定内容。教导处设专人统一管理。对导学案的管理课改办从每周一反馈、每月一评、一学期一评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

  2、教育小组评价

  教育小组是由两个班所有任课教师组成的一个团队,小组建设能否成功,教育小组的建设和落实是关键。教育小组是硬件建设,侧重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规范,着重在小组团队归属的培养。学校制定了教育小组评价的纬度。

  3、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是激励,不是甄别。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评价机制,分一课一评、一日一评、一周一评、一月一评、一学期一评等五个时间段评价。

  评价系统的构建和实施中,始终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及时评价。第二,量化评价。第三,把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捆绑,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既侧重鼓励个人竞争,又注重团队合作创新,从而增强团队归属感。

  四、构建导学课堂的文化系统

  文化建设是导学课堂的核心,做课改本质上就是做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价值文化的培育。课改要成功,教师务必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价值观和以学定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价值观。这两句话是务虚的话,却决定着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配合课改需要,营造与之相匹配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小组文化、个人文化,是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能否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课改不仅是改课。是学校整个文化工程的改革。祝福周浦中学的课改能乘风破浪,挂云帆,济沧海!

中学挂职总结:读懂课3

  11月12日,周二,气温的骤然下降,冷冷的,预示着冬的来到!午饭过后,按照惯例,我与同伴都会在简陋的操场逛一圈,然后回办公室靠着桌子休息。但是,今天却没有,因为细雨,也因为冷。当我在桌上靠着,正要进入迷茫之际,突然的推门声,把我拉回现实,“老师,老师.....”我也没在意,因为这儿是不会有人找我的。当一位女教师拍着我的肩膀对视我,才发现,她是找我的。“林校长找你们两,叫你们上四楼会议室找他,现在就去。”“哦!”虽然嘴上是已经应出声了,但还是没那么清醒、利索。动作慢慢吞吞的,心想不会是又让我们去旁听他们杂七杂八的会议吧。因为这个农村学校地处偏僻,大部分的老师都来自城里,路上要花一个多小时,而且杭州的堵车又非常的壮观,所以为了让大家早点下班,林校长几乎把所有的会议都排在中午。等我把东西整理起来准备去会议时,一转身,发现那位来传话的老师还没走,她是一直等我去才放心,生怕自己没把校长的话传到,这是对校长打心眼里的一种崇拜和负责。这就是学校文化和校长的人格魅力,我心中如是想着,感慨着。

  来到四楼,林校长一见我就说“孙老师,你也听了我这么多节课了,今天下午的课,你来代替我上吧!”“啊,思品的书我都没有,而且这种版本,我从没接触过,还有这种课堂老实说,我一次也没经历过......”没等你说完,林校长不由分说,“你到我办公室拿我的书本看看,就这样,我这边还有两个会议呢,试试吧!”我顿时惊愕万分,看看时钟,离上课时间只有30多分钟了,怎么办?没有后退的余地,只好霸王硬上弓,此时的心理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什么味都有,心中那个委屈,无法言表。我这个人有个毛病,一旦大脑处于紧张或兴奋状态,都是无效率的。因此,平时的备课基本都是在家安静状态下完成的。现在不是在考验我吗?这比评高级职称还艰巨,因为这是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的,但转念一想,现在是以名师培养对象的身份来的,无论怎样都不能丢脸。好吧,淡定,一定要淡定。既然,对他们的课堂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只要从容点,会没事的。如果真的上砸了,也有情可原,因为只给了短短的30分钟,你不能要求我能海阔天空的。这样想着,也就释然了。

  渐渐地,恢复了平静。先梳理下教材上的知识点,课题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下面包括两个子标题:代代相传的精神和艰苦创业与时俱进。我把教材解读成三个要点:第一,什么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举例说明)第二,现在要不要艰苦奋斗精神?(为什么)第三,我们应该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因为时间紧迫,我根本来不及看教参。也不知解读的是否有偏差。不管了,铃声已响起,死马当活马医了。心中忐忑着步入(5)班教室,首先是学生们的诧异的'眼神,稍作说明,学生安静的步入正轨,我也学导师林校长的模样,让学生布置今天的学习任务,进入自习划重点的环节,期间,我也不闲着,首先指导巡导团成员对重点的把握,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我只是观摩者时,我认为学生们都是很聪明的,至少认为巡导团成员就应该是,因为都是好学生咯,不仅自己会学,还会教、提问别人。但是,现在发现,他们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只是很简单的划线,不会归纳,提问也是很模式化的几个问题。

  至少,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后来,该校的老师告诉我,这个班是B层,所谓B层,就是普通班。原本基础比较差的学校还分了AB层,可想而知,学生的文化素养会怎样。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可为什么,林校长上课,学生都可以讲得很到位。到底是哪里出问题?是不熟悉我,还是我的引导不够!好不容易把巡导团指导好,然后进入第二环节,让他们下去辅导各组的讨论,我也一组组的参与着,发现学生的问题是那么的肤浅和死板,只能想到教材上的。同时孩子们的提问让我无法回答,如:什么是铁人?什么是支撑?这时的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浅薄,多么的愚蠢。其实只要把这几个词往艰苦奋斗上绕就可以了,既不离题,也发散了思维。正因为我囿于自己的预设,所以无法放开,再比如,学生提问:在哪些方面发面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一学生回答:一老板,不能穿太好的衣服,开太好的车,这种就是浪费。就不是艰苦奋斗。另一学生反驳:做老板为什么不能穿好衣服?...但是我没有及时捕捉到学生的信息,应该就此问题讨论,其实艰苦奋斗不仅仅表现在物质生活方面,还体现在人生修养和境界.如:不崇尚骄奢淫逸的生活,勤勤恳恳的务实作风,居安思危的清醒意识等。还有学生的问题:

  1.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是怎样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请举例说明。

  2.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3.如何评析艰苦奋斗精神。都没有很好的展开。以至于全部内容学完,还有2分钟,又没有作业,无所事事,好不尴尬。

  反观整堂课,其实还有好多概念自己还没来得及弄清楚。如:第一框是说代代相传的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一,因为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所以传承下来,比如,我们的班训: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可以发扬下去。这点没有点明。还有,到现代艰苦奋斗集中体现为艰苦创业精神,还可以是蒙泰精神、王启民的新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这是两框的内在联系,也是理解课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核心思想。

  言而总之,如此开放的课堂更需要知识储备,更需要调侃和驾驭能力,更关键的是需要追问艺术。如何把学生的问题往本课的所涉及的知识面上拉,而且要拉扯得不露痕迹,这就需要你的阅历、经验和灵动的思维能力。课改后的课堂,真的有许多的路,需要等待我们去探索和挖掘。课改必须从理性走向悟性!

中学挂职总结:读懂课4

  原本以为挂职,不过是件可以逃出学校的牢笼,“休养生息”的好去处。可万万没料到的是这一周下去,一点儿也不轻松。听课、讲座、参加他们的教研活动日活动、备课组活动、校委会等,还因为这儿人生地不熟,总是找不着北。更因为周浦中学的作息特别紧凑,早上7:35分开始广播操,8:00第一节,上午5节,其中第五节是30分钟,一般是小学科的课,如社会、思品、音体美等,(声明:杭州六大主城区的社会、思品是开卷、并且不计分)上午的课是11:55结束,中午12:20到2:00是午休、导学案时间,下午是2:10开始到4:35三节课。基于小组化的“导学课堂”的特点,周浦中学采取上午是主科,从第五节和下午都是综合学科。这样,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就可以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做,也有利于主科老师下午批改导学案和针对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准备第二天的课。我个人认为这比较符合杭州和周浦的学情。

  其实我是社会、思品小学科的老师,但杭州主城区的这两门在中考只是以“合格”与“不合格”被列入考核,而不计入中考总分。周浦是西湖区最偏僻的农村,这儿学生的基础差、师资力量薄弱,因此林久杏校长支教团队一行六人来到周浦中学,针对此情此景,大刀阔斧,为农村中学杀出一条血路,开辟出一番新天地。这份破釜沉舟的决心,着实令人敬佩!去年,我校也曾轰轰烈烈实行“小班化”模式的课堂改革,也大规模的举行过三校联盟的一系列活动,也曾派学校骨干老师到安吉琨铜中学取经,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儿小,现在是既不像传统式的授课,也不像“小班化”的课堂的“四不像”。这样的前景令人担忧!

  几十年如一的传道授业解惑式的传统授课,逐渐暴露出它不可避免的弊端。课改势在必行,“以学定教”是时下的主旨。如果我们学校能像周浦中学林久杏校长的.团队那样破釜沉舟那股狠劲、冲劲、灵动和智慧,我相信我们田梧二中会有一片新天空!

  说实话,其实我只是田梧二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而这次有幸参与瓯海区名师培养对象的挂职,按道理,我只要专攻我的学科方面的学习和锻炼。但我的导师恰巧是周浦中学的课改领头羊—林久杏校长。所以,对其团队实施的以小组合作的为核心的课改,非常有魔力的吸引着我。其实周浦中学也是学习杜郎口和琨铜中学的,但他不是一味的照搬硬套,而是根据周浦农村中学的学情,加以创造改编,还专门成立一个新课程改革办公室,简称课改办,课改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一模重势:胆量大善表达

  二模重效:擅组织会辅导(设立巡导团)

  出模重质:质量至上、能力立意;学科思想、有效目标;

  从20××年11月起步开始,经过了“一模”“二模”,现在正走在学科化探索之路上。据知情人士介绍,现在的八年级的课改最成型,无论是小组合作的讨论,训导团的“教”还是小展示、大展示的回答,甚至是自主提问都比较活跃和有深度。七年级到今天为止才刚刚跨进课改的门槛二个多月,最值得的一提的是九年级,由于这届是实施课改的第一年,许多老师从骨子里不想改革,只希望按部就班的走老路,所以磕磕碰碰的抵触和抵抗着,因此,也走了许多弯路,但是难能可贵的是,林校长不忌讳、不逃避,而是正视这些问题,并及时、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保证政令的下达和落实。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人知道春风的颜色,直到它吹遍山川和田野!”这份胸襟和魄力,令人折服!

【中学挂职总结:读懂课】相关文章:

校长挂职锻炼总结05-20

学校挂职锻炼总结05-21

挂职团委工作总结06-01

挂职季度工作总结11-02

挂职锻炼个人总结01-19

中学课改工作总结05-21

基层挂职锻炼个人总结03-31

企业挂职锻炼个人总结07-20

挂职锻炼工作总结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