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时间:2023-10-06 14:24:58 热门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合集8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末考试总结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合集8篇]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篇1

  时间就像流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期末考试终于都结束了,初二的“称号”很快就要离我们而去,只要再过一个来月的`时间,我们就从一个初二生“变成”一个初三生了。

  回忆起初二地学习生活,真是有点舍不得,因为到了初三后,我们地学习生活将会边地更紧张,从此就没有这么自在了。在初二地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不少地知识,例如:电流地磁效应、电磁感应、等比证明题、说明地方法、句式地运用……真是非常丰富。而最令我高兴地是我终于学会了学习英语地方法,可是我并不会骄傲,因为我地英语成绩还是不理想,但是,我回继续努力,直到满意为止!当然,有高兴地事也必定会有不高兴地事了。而最令我不高兴地事就是我对物理越来越搞不懂,在第一学期地时候还好,可是一到了第二个学期,我和物理就好像成为了两个“陌生人”一样,互不相识。不知道为什么地,凡是一到了上物理课地时候,我很自然地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当我集中精神地听地时候,听着听着,就“不由自主”地发起呆来,等我“醒”来后,老师要讲地内容都已经讲完了。就这样,日复一日,我和物理怎么会不变得“陌生”呢?但是,我绝不会放弃物理,因为曾经有人说过:“越搞不懂地地方就要越靠近它。”所以,我会继续努力,为求做地更好!我要在初三地“来临”前,把所有不懂地地方弄懂,以最好地状态迎接初三地“来临”。

  老师们都提过,初二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一个转折点,能否升上好的高中就要看你在这个阶段中学得好不好,知识掌握得牢不牢。所以我决定在正在到来的暑假里发奋!我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篇2

  这周三,我们终于考完了试,这次期末考试,我自我感觉良好,这不,数学试卷一发下来,我就高兴的“灰”上了天。

  一发下卷子,我就拼了老命的做,一开始十分顺利,就是遇到了一个对我比较难的选择题,我愣了一会儿,最后终于决定咬咬牙填上个我认为对的答案,接着就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继续做,好像忘了我是蒙的,接下来就又是一帆风顺、畅通无阻啦,我直到最后一个字写完后,才松了一口气,在这一刹那,老师竟然同时说道:“来,最后一个把卷子收起来,没做完的'先不收。”顿时,我的人生观崩塌了,难道我就这么慢吗?“你就这么慢,就只有几个没做完的了”同桌说道。好吧,我承认我这么慢。

  苦苦等待了两天,总算数学卷子发了下来,一发下卷子,我就看正面醒目的红数字:96。妈妈呀!96分,上帝不会又宽恕我了吧,竟然比上次多五分,哦!又有炸鸡吃了。我好开心啊。

  我在发下卷子后仔细的看了一遍错题,发现有的是因为粗心,但是殷老师的名言是:粗心就是不会!所以我就有的是不会,例如一道填空题:右图是一个(),它的右面是(),这个长方体的正面的长是(),宽是(),它的表面积是()。我把这个长方体的正面的长、宽以为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所以就填错了。

  这次大家的成绩都不错,我的成绩也不错,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改掉错误!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篇3

  期末考试的成绩终于下来,我这次的成绩非常的不理想。语文86。5,数学98,英语96。虽然平均分能够90分以上,但语文单科低于90分,看来这次无缘三好学生。

  总结这次考试,语文最值得回味。首先,因为我写字速度很慢,所以最后的作文写得虎头蛇尾,草草结尾,被扣掉3分。平日里爸爸妈妈说我握笔的姿势的不对,所以写字速度快不,我还不以为然,这次的考试让我认识到,把字写的又快又好有多么的重要。看来以后我一定要改掉握笔姿势不对这个坏习惯。另外就是如果错的题是不会做的难题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但这次语文之所以考的这么差,很多错题都是送分题。其中有一道题是“我们应该向抗日英雄学习什么样的精神?”这道2分的题我居然空着,妈妈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回想一下也搞不懂当时是怎么想的,这道题居然没有答,你说气人不气人。还有一道阅读理解题问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明明是举例子,我却图省事,写成举例,一下子又被扣掉2分。哎,现在想想都觉的冤。

  数学和英语虽然考的还不错,但仔细回想一下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学中有一道题问“是什么的思想方法”,因为大家都不太理解数学中的思想方法是什么,所以我们全班人绝大多数填的都是“商不变”,结果没有一个人是对的。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应该是“转化”时,大家都嘘嘘不已。英语试卷有一道题我当时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来应该怎么写,结果下来一翻书发现居然是课本上的原句。……

  仔细回想这次的考试,细细体味,认真总结才发现,虽然错的很多题都是平日里自己认为很简单的、送分的题目,但就像妈妈平日里说我的,这反应的.不只是马虎,而是有些基础的东西没用掌握扎实,只有把“地基”打稳、扎牢,才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另外就是学习一定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全部掌握,这些都是基础,以后坚决不能让它再出现课本上的原题都失分的现象;再就是学习又不能只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要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只有这样,出现超纲题时才不会空着。……

  当然,目前对我来说最最重要的就是以后尽量做到不让会做的题失分,不把送分题做错,保证做到“会做的做对,做完认真检查”。我一定会好好努力,争取下次考取一个好成绩。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篇4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 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们笑了” “那一刻,我们沉默了” “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

  当然不把“那一刻”为一个限定语也可以,像在我们阅卷中遇到一位学生写的就是“那一刻,我们永远铭记”,宾语前置,倒过来就是“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想一想也是可以的`。

  把握住了“那一刻”,再说说如何将题目补充好。强调两点:一要简明,二要便于操作。这也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任何半命题作文时应注意的问题。“简”就是说,补充的内容不宜太长,“明”就是说要让人通过题目基本清楚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或所要表达的方向.的..。“题好一半文”如果说一篇作文是由“题目”、“开头”、“主体”、“结尾”这几块材料构成的话,题目不简明就等于首先浪费了一块材料,这样这个作品就失去了一次“优秀”的机会。“便于操作”是说补充的内容要保证自己能写出来,能写好,追求新颖是第二位的,再说新颖不新颖不只是看题目。本来就是“二锅头”,你给它起个名字叫“琼浆玉液”也还是“二锅头”。普通的题目只要构思巧妙一样可以写得新颖。像有的学生拟定的题目是“那一刻,我们长大了”,题目很普通,但是他.用对照的写法“以前总是妈妈帮我们洗衣服,当妈妈因为工作繁忙忘记给我们洗衣服时,我们想到了自己也应该学学洗衣服。当我们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或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篇5

  今天,我们的期末结业典礼就要召开了,虽然我不是很开心,因为这次没考好,没有进到年级前十,但我觉得这不是关键,是自己失败了,又能怪得了别人什么?

  我们听到广播通知后,立即搬起椅子从四楼跑到一楼。在这过程中,有的同学把椅子举在头顶上,似乎比较轻松;有的同学把椅子平放在肚子前,似乎比较方便;甚至有的`同学走累了,干脆把椅子放到一旁,坐下来休息。当我们把椅子从四楼搬到一楼时,早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好不容易把椅子全部集中在了小广场上,坐好了,也准备好了。可谁知天公不作美,下了一点点小雨滴,大家本不以为然,可天公好像硬要跟我们作对,反而越下越大了。班上的文达勋还算有先见之明,竟备了雨伞,于是我们在他旁边的几个人就借他的雨伞躲了一下。李主任没办法,用麦克风叫我们回教室去等候,大家的兴致被一扫而光了。正当我们班只走了几步时,雨竟然又不下了,我们只好把椅子搬回原地。坐好了,雨又下了,不过不是很大,李主任说由于天气情况不定,期末结业典礼改在班上进行举办,请各个班的班主任做好工作。我们都扫兴地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今天难道是天公爷爷发怒了吗?为何要跟我们开这等玩笑?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篇6

  85个人,两个多月,七轮考试,终于尘埃落定。在这过程中绿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每一次考试,我们要注重的,不是分数,而是过程。”的确,细细盘算下来,我不由得开始敬佩这里的每一个人,在这七轮考试中,我们每个人克服了36次自己心里和生理上的压力来参加考试,遭受了36次来自不同程度的打击。但如今,我们仍然端坐在这里,这是值得任何一个人去学习,去尊敬的!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每个人,为自己而鼓掌!

  回首这七次考试,好似白日云烟,转瞬即散,如此长的时间,我们都不曾捕捉到什么,那就更不必谈什么收获了。但,有时,我又觉得,没有说感悟,没有收获,这便是最大的感悟,最大的收获。

  人们在跌宕起伏之中生存,当下一次面临相同的抉择时,或许我们才会真正觉悟:“如果当初……”

  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爬起,终有一天,自己才会明白:生活的齿轮,不会是光滑的,我们既然没有能力将其磨平,那就只能调整自己,适应它的深度,正如面对这一次次的考试。

  指尖,在日历上流过,我想多数人,盼得不是期末,而是那久违的寒假,不过不要傻了,初中的最后一个寒假,哪里会让你过得舒服呢?纵然没有成本儿的作业,但你就真的打算玩一寒假吗?

  请听我说。一个寒假,30天,不算每日休息和做作业的时间,还有300~400个小时可以利用,这300~400多个小时,足以超越某一群人!校内的时间宝贵,那校外又何尝不是呢?那些比我们强的人还在努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消极退却呢?寒假的自由时间,我们足可以好好利用,适当放松,夯实基础,超越拓展。这些,对于有心人来说都算不上难事。

  纵使假期注定劳苦,但相较于寒假的魅力,考试的震慑,往往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即将到来的第八轮考试,依旧是这些人,依旧是这间教室,依旧是那些题。改变的.,不过是每一场考试的时间,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心态。

  紧张了一个学期,也可以在这个时候稍事放松,但要明白,缓解一下压力,只是为了冲得更远,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期末,更是中考!以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任何一个环境,淡定、淡泊,但也要有一个度!你我不是陶渊明,无需归田隐逸;你我不是李白,更无须扁舟一叶醉江湖!在平常中进步,在淡泊中扬名!不求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但求扎实稳进,问心无悔!

  让自信在成功的基础上建立;让那刹那的芳华,成为永恒;让那萎靡的昙花,再现光彩!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篇7

  今天妈妈让我写一篇日志,叫《第一次期末考试后的感想》,我想来想去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大胆地写出了我的感想。

  考试之前虽然妈妈没有要求我一定要拿满分,但是叮嘱我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答题,语文要在95分以上,数学呢应该拿满分。尽力自己的`能力争取拿双满分吧,如果我能拿到双满分我就可以得到一些奖励……一想到有奖励我就激动不已。

  到了考试的那天,我心里想着数学吗应该可以拿满分吧,但是语文吗还是有点不自信。第一场是数学自认为不错,顺利完成;接着第二场语文,当试卷发下来后,开始有些紧张,后来慢慢的觉得挺简单的,但是我还是小心翼翼地答卷,答完后心里想这次语文应该可以拿个满分吧。所以我特别的高兴,考完试后挺开心的,一见妈妈我就跟妈妈说今天语文挺简单的,这次我应该可以拿到双满分吧。

  妈妈看着我半信半点疑的说:“还是等结果吧”,说着领着我就往回家的路上赶,刚上车不一会儿,妈妈的手机信息来了,妈妈看完信息就给我看,我一看——完了,数学竟然考了94分,接着我都不敢看妈妈的脸了,小心翼翼跟着妈妈,一路上妈妈都没跟我说话,回到家后我老老实实坐在那里自己复习起来课文来,一边复习一边反思,真是糟糕,不知又那出错了,肯定是我不够细心的原因……正想着想着……妈妈告诉我语文考了个满分第一名。心里真是不是滋味一会儿悲一会儿喜的……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篇8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作文总结

  本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们 ”。这是教研员 武老师经过认真揣摩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趋势后精心选择安排的一个作文题目。众所周知,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而武老师选择安排的“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题也恰恰突出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

  由“我”到“我们”只是多了一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题目(以前多少年来我们主要写的是“我”)。学生写作的难度增大了,教师阅卷的难度也增大了。我们都知道,只有教师对作文题目的把握和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把握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学生,教师才有可能相对轻松自如,坦然公正地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判。但是就这样一个题目,如果第一次呈现给我们教师,教师如果不好好备备课,恐怕也难以全面、准确、深刻地给进行学生讲解和指导。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题目,这就出现了一个挑战,十几位老师的智慧能不能覆盖、超越全区两千八百多名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一天半的阅卷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武老师的指导意见,反复研讨对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评分标准,不断交流各种新出现的问题,本着“既要爱惜人才,又要为学生前途着想”的原则,艰难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是有的,实际上历次作文考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它,今后还应继续想办法把它解决地更好。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的动力和导向。

  考试虽然结束,但教学仍在继续。“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讲讲如何理解、把握这个作文题,这也是全体作文阅卷老师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的共识。 “我们”是题目中的第一关键词。这个代词,要求文章表现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生活感受,文章须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群体中所包括的这个“我”严格来说就应该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试来说作文中所包括的这个“我”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与考生现在的身份(天津市红桥区某中学距离20xx年中考还有不到六个月时间的一名初三学生)能理解得通,否则就会给人胡编乱造的感觉。像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三生活,说“课间我们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场玩??”。阅卷老师就给写了批语“操场设在山上吗?”这是空间理解不通;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毕业了”,回顾初中毕业时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别人的东西,时间理解不通。这里有三点补充:一、虽说强调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要与考生现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中考中也没必要让人把“红桥区”这一身份因素让人理解出来;二、“理解得通”不是说作文中包括的那个“我”一定要完全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因为还有“那一刻”这个限定语,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可以还没上初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红桥区(要求或倡导初中生写真人真事,但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老师在阅卷中给派出所打电话查问过有无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逻辑规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不是自己也没有绝对地算不扣题,像有的学生把“我”假象成“沙尘暴”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片树叶”,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滴海水”从文学的角度理解还是可以的,扣不扣

  题主要是看写的是“我们”还是“我”。当然有的老师会认为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点擦边,所以个别学生喜欢这样写,也能写好,不必反对,但不宜在班内提倡。

  下面说说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我们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谓特指就是“我们”等于“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仅要记叙描写“我”的言行表现,还要记叙描写别人的言行表现。几个人的言行表现要么形成一种互动,要么具有共同的特征。

  先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形成一种互动。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在最后写到,“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这样就没有表现出互动,因而“我们”也没得到落实。如果写成“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他抬起头用闪着泪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样就好一些了。还有像“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那一刻,我们彼此理解了”??这样的作文,因为“我们”只包括两个人,所以都格外强调互动。互动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下才可以进行,但是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有时也可以。如,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等手段也能实现不在同一空间下的互动。互动强调的是一种“我有来言,你有去语”“我投之以桃,你报之以李”。即便连这个条件也不具备,依然能写,因为互动除了可以理解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还可以理解为心灵和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在一起”,写的是自己和汶川地震中被困在废墟中的一个女孩。他没写好,因为他既没写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也没写好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但是如果他能借助电视直播这个“我”“你”联系点用镜头对照的方式一面描述“你”被困在

  废墟中的情景,一面描述“我”看到每一情景时的对应反应,再加以想象也能给人互动的感觉。如“你在痛苦地呻吟,我在紧张地喘息;断落的水泥板压断了你的腿,却分明从我的心中流出血;你急切地想求得生存,我焦急地想着怎么才能救你;救援队员到来了,你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最后再能从“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紧连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来总结一下,也能成为一篇不错的作文。也有写好的例子,像我们印的例文“那一刻,我们沟通于墨香之中”就是借助历史书或文学作品,实现了和不在同一时空下的几位古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典型的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所以,无论如何,要写好我们,“我”和别人之间一定要有个联系点。 再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样写相对要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我’怎样,a怎样,b怎样,c怎样”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样,有的怎样”这样的表达思路。看似“我们”的言行各不一样,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题目后面补充的内容,或者能被题目后边补充的内容统摄起来。比较典型的,像我们在阅卷中读到的一篇《那一刻,我们沸腾了》。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

  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 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们笑了” “那一刻,我们沉默了” “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