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戏下乡活动总结

时间:2023-12-07 11:00:13 热门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送戏下乡活动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送戏下乡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送戏下乡活动总结

送戏下乡活动总结1

  一、大同市群众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群众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健全

  大同市积极规划城市文化,在群众文化方面建设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先是投资近亿元将原展览馆改造为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文化活动场所。然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御东新区新建的图书馆、大剧院、体育场也即将完工。总体看来,大同市以建设文化大市,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布局合理、功能较为齐备的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已初步建成。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大同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不定期的举办各种文化艺术会展、文化艺术会演、文化艺术博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拓展了群众的文化视野,提高了群众的文化品位。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同市总工会为扎实推进职工文化建设,精心打造职工文化家园。工会经过长期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于20xx年制定了“12345”发展工程总目标,即打造一个中心,建立两套系统,狠抓三个层面,唱响四个品牌,实现五个突破。

  二、大同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总量偏小,城市农村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从国家及省级层面到大同市政府近几年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一直持增长趋势,但在整个财政支出中占的比例仍然偏小,文化经费的增长幅度也低于财政增长的幅度,以至许多地方的群众文化建设缺乏有力的财政保障,特别是大同市的'一些贫困县乡。同时,公共文化资源在分配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不合理现象,城镇之间,县乡之间群众文化建设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无论是投人总量还是人均投人数量,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

  (二)群众文化建设行政化制约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群众文化建设行政化不能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随着民间财富的增加,社会及私人部门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但不少行政领导对“非营利机构”办群众文化事业持有疑虑,严重阻碍了群众文化服务事业的充分发展。

  三、大同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增加财政投入,优化群众文化设施建设资源配置结构

  首先,在资金投入上,要明确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要认识到要使群众文化得到发展,当务之急是落实政府的文化责任。在资金投入方面要明确群众文化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发展群众文化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要优化群众文化建设的资源配置结构,使乡镇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与城市群众文化建设资源结构趋于合理。要建立发展群众文化的长效机制。确保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城乡文化整合

  针对目前大同市城市和农村的群众文化是两种风格并且城市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应当整合城乡文化,实现城乡互动,逐步实现文化整合。

  实现城乡文化整合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实行城乡统筹,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差距。二是要把送戏下乡和送戏进城相结合。一方面,改进送戏下乡的方式和形式,可以派艺术专业人员去村辅导培训文化艺术骨干,把繁荣农村文化生活的种子“种”在民间。不能把送戏下乡作为目的。另一方面,要鼓励送戏进城。扶持一些发展比较好的乡村级业余文艺演出队走出村寨,把原汁原味的乡土群众文化送进城区,这样有利于城区群众了解乡民艺术的魅力。通过送戏下乡和送戏进城的双向交流活动,能有力推动城乡文化的整合。

  (三)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首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要从财,政策,等各个方面来加强和完善群众文化,使群众文化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智力保障,增强群众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其次,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使民办非营利性文化机构享有与国办文化机构同等的待遇,创造有利于民办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发展的环境。由于公共文化建设的最终享用者是公民,有能力的公民亦应为公益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送戏下乡活动总结2

  20世纪70年代末期,江阴的群众文化设施稀少而简陋,拥有5万常住人口的市区没有一家专门的图书馆、博物馆,唯有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的市文化馆。一幢老旧的4层楼房座落在市中心,一楼300平米是仅有515万册图书的图书室,年发放借书证不足3000张,月购书经费仅300元。二楼是文物室和资料室,难得对外开放,积满了灰尘。就是这样一个场所,全市所有的群众文化设施全部集中在这里。乡镇的文化设施更是贫乏:一间房子、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位子、几张报纸是乡镇文化站的真实写照。

  那个年代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样匮乏,市文化馆一年仅组织一次全市性的小戏汇演或故事会讲,参加会演的节目由各乡镇文化站自编自导自演,少得可怜的经费由文化站自负。会演结束后各节目打道回府,从此束之高阁,广大农民很少有机会欣赏。

  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经济发展的大潮席卷长三角,江阴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改变了农民沿袭千年的生存状态,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向往文化娱乐活动,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全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新的文化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功能齐全、设备一流,书场、排练厅、歌舞厅、桌球厅、阅览室、培训室等一应俱全,成为市区群众文化娱乐的集散地,也是当时省内最先进的文化馆。总面积37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设立了书库、外借厅、报刊阅览室等9个服务部门,藏书达到10万册。博物馆常年对外开放,藏品达到6700件。马镇、夏港、璜塘、周庄等乡镇先人一步建起了功能基本完善的文化大楼,农村基层文化设施逐步与城市接轨,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群众文化活动不再是单一的小戏会演形式,在“五一”节、国庆节、建军节等重大节日开启了节日文化活动,面向广大群众,组织全市性大型文艺表演,人民群众开始品尝到丰富多样的文化大餐。尤为喜人的是,江阴群众文化创作、演出队伍得到长足发展,全市30多名群众文化创作骨干的作品开始在省内外各类文艺刊物发表,《小校长怒砸校门》、《儿子睡中间》等一些优秀作品获得部级奖项。

送戏下乡活动总结3

  1、通过采访梨园世家、戏校艺人,参观戏校、收集戏曲知识等途径了解家乡的戏曲。

  2、感受家乡南音、高甲戏的特色,为家乡有此弦歌而自豪,感悟家乡人民的生活智慧,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孩子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合作、学会有礼貌的发问,并且能深入了解家乡,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4、通过调查、参观、采访、收集等渠道,培养实践与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对学校所在吕塘的戏文化及吕塘戏校进行深入了解,并发现特色,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并且指导孩子开展各项活动,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

  (1)分小组收集、调查、采访……深入了解家乡的戏曲文化及吕塘戏校。整理资料,用恰当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2)通过采访高甲戏演员、参观戏校、收集学习戏曲知识等途径了解家乡的戏曲。

  (3)南音演唱者及宋江戏演出者准备好相关的配乐和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师:20xx年以来,翔安吕塘戏校共12次送戏到金门,行程遍及金门县的全部5个乡镇、15个乡村,演出场次70多场。当地媒体称他们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

  (5)学戏、追戏

  ①我们一行人跟随剧团来到陈坂下乡演出,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完完整整地听一场戏曲演出。

  ②不单外国人着迷,通过这段时间的采访、参观,我们也着迷了。

  (6)花开梨园永不谢

送戏下乡活动总结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以送戏、送电影下乡和群众自办综合性文体活动为中心内容的系列文化活动,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看戏、看电影难和农村文化活动匮乏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二、总体要求

  按照“搞好延伸、讲求实效、提高水平、体现特色”的原则,加强县、乡(镇)协调配合,精心策划、部署,着力抓好落实。通过抓三项活动,组织和建设好一支稳定的为民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创作、编排一批具有本县特色的文艺节目,使农民欣赏到优质文化产品,使我县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三、目标任务

  (一)送电影下乡活动: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制定放映计划,组织放映队伍,确保放映质量,做到安全放映。全县每个行政村每年放映不少于12场。每所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放映不少于4场。全县基本任务数为1261场,其中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为385场。

  (二)送戏下乡活动: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确定演出内容和安排时间,各乡镇(场)安排演出地点,全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每年不少于6场,全县基本任务数为60场。参加演出的文艺团体必须具备相关机构认证的文艺演出资质,节目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负责审查,确保节目质量,未经审查的节目不得参与送戏下乡演出。

  (三)各乡(镇)组织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各乡(镇)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组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群众文体活动。全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每年不少于6场,全县基本任务数为60场,其中为保护和传承好《西河戏》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乡(镇)必须安排由县西河戏协会组织的《西河戏》2场。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吴伟清任组长,县文体局局长夏茂臣任副组长,文体局分管副局长及各乡(镇)分管副乡(镇)长为成员。各乡(镇)相应地成立领导小组,各乡(镇)要将该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议程,进行研究、部署,制定好实施方案,编制好活动经费预算。

送戏下乡活动总结5

  根据要求,结合文旅局工作职责,现将文旅局20xx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

  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对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建设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

  在提升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设施服务效能上做文章,推动乡镇(街道)文化站免费开放,指导村(社区)文化设施进行免费开放。

  督促基层文化设施提升改造,督促各乡镇街道对文化广场缺少、过小,器材短缺等问题进行建设、补充,继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强化文化配套设施,为部分农家书屋配备图书,为乡镇街道配备部分文化活动器材。

  二、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作

  做好文化惠民工作,通过向上争取、政府采购、送戏下乡、自编自演等方式,四措并举,实现行政村文艺演出全覆盖,着重在提升覆盖质量、提升群众参与度、提升农村文艺队伍方面下功夫。

  做好送电影送戏进村工作,全年送电影下乡8800场,剧团送戏下乡225场;开办舞蹈、剪纸、中堂画等各类培训班及活动20期,培训文艺骨干1000人。

  三、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实现文艺文物工作新发展

  推进文艺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完善扶贫大戏《承诺》质量,力争取得新的荣誉。创作一批反映我区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文化作品,创作XX剪纸产业化产品《XX剪纸-历史人物》。帮助剪纸等创新性作品争创省级荣誉。实现文物事业新突破,积极布陈,力争20xx年上半年完成博物馆3、4楼布展工作。

送戏下乡活动总结6

  一、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持续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20xx年《关于下达区“双基”薄弱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资金计划的通知》要求,区政府补助400万元,用于40个“双基”薄弱村文化广场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得到了加强。

  按照“七个一”标准(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和按照省“八个有”标准(有广场、有活动室、有宣传栏、有文体器材、有图书、有文艺团队、有特色活动、有数字文化服务),区文旅局积极推进中心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30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二、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情况

  1、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

  “送戏进万村”活动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举措。每年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区280个行政村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目前已完成313场。其中,综艺演出不少于15个节目,戏曲专场演出整本大戏或3—5个小戏、折子戏,综艺或戏曲专场,每场演出不低于100分钟。并建立“送戏进万村”服务反馈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确保活动优质、高效、全面完成,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文化惠民工程的满意度。

  2、开展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对全区文化馆、22个乡镇街综合文化站及280个农家书屋,全部实行免费开放,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全覆盖、高效能,确保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考核达标。目前,已经为全区164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购置了音响、锣鼓等文化活动器材。建立了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出台了实施方案。统一标识,统一规范配置,统一设备资源,按照公益性、便利性的原则,进行业务指导,围绕当地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如:数字文化活动、非遗保护、文化志愿服务等。

  区图书馆于20xx年设立,在新的图书馆投入使用之前,为了满足广大居民的阅读需求,区政府与皖西学院实行校地共建图书馆。同时,区实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在全区22个乡镇街设立图书分馆,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建立阅读点,为22个乡镇街和苏埠镇南楼村购置了电子书借阅系统23套,建成了乡镇街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区公共图书大数据分析展示平台。与省图书馆联系,在区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8个村建立了数字文化驿站,配置了30台电子阅读机,方便广大群众阅读。为了倡导读书风尚,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切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每年文旅局都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六进”活动,充分利用乡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开展喜闻乐见的阅读活动,如:每年暑期开展的“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等。

  3、开展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

  区文旅局每年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活动,实现每村每月一场电影目标。

  4、建立群众文化活动统计上报制度

  为了及时了解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掌握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情况,2020年区文旅局根据《文化站基本情况年报》,建立了群众文化活动统计上报制度。通过各乡镇街综合文化站每月上报的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举办训练班、举办展览、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情况以及各阅读点组织的各类读书活动等统计表,全面掌握全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截至目前:

  (1)全区文化馆(站)服务人次达到50。2余万人次;

  (2)全区公共图书馆流通人次41余万人次;

  以上两项考核指标参考去年数据,目前均符合要求。

  (3)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符合要求。

送戏下乡活动总结7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目标之一,同步计划、同步设施、同步考核。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本年度工作目标及任务,调整成立了局长汪颖晖为组长,副局长吕志新、郑晓锋为副组长,各股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吕志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分管,易婷同志负责日常工作。及时传达学习《区生态文明建设20xx年工作要点》,并就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召开专题会议,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纳入文化活动内容,制定全年的文化活动安排表,开展三下乡系列活动。春节、端午、中秋、国庆期间,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各个社区、村小组,开展“春联送农家”、“社区迎新春文艺演出”、“粽意浓、暖乡情”20xx年迎端午美术作品展、“送戏进校园(村)”、“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活动。一年来,举办送戏下乡5场,放映农村电影290余场,送图书1000余册,开展“送戏进校园(村)”活动14场。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利用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场所开展低碳环保知识宣传活动,提升广大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度。

  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牢牢抓住《角山板栗山遗址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这个契机,加大角山板栗山遗址保护规划申报力度。积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沟通、协调,使遗址公园等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并做好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宣传,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全省非遗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观摩交流等方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升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知。大力推进非遗宣传活动。组织信江石雕、水麯果仂、齿哨、芳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全市文博会展演,为非遗文化搭建了一个宣传展示的平台。这些工作都对丰富区历史文化内涵,带动生态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做大做强黄蜡石文化产业。积极做好破产重组相关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破产管理人员的对接。今年以来,召集相关部门就协调、协助做好旅游文化商业投资有限公司破产重组工作召开3次工作推进会。积极与局挂点文化旅游企业对接,协助做好复工复产相关工作。8月15日在黄蜡石文化产业园举办了为期3天的.黄蜡石精品品鉴交流会,共展示精品1400余件,吸引了来自河南、福建、安徽、浙江以及本省的黄蜡石协会75家,黄蜡石爱好者12000余人参加,交易成交金额3800万元,有力的促进了黄蜡石产业的发展。在推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送戏下乡活动总结8

  为了活跃临江市农村的文化生活,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关于组织开展“文化惠农直通车”活动的通知精神,临江市文广新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制订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在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赴本市贫困村开展送演出送培训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根据活动方案要求我局将我市文化志愿者组成文艺演出小分队,精心编排体现时代精神、适合农村生活的文艺节目,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市文化馆组织馆内业务骨干,根据当地农民地需求认真准备培训内容,上好每一堂培训课。自20xx年12月30日起在“元旦”“春节”期间分别深入到我市的四道沟镇双顶山村、花山镇老三队村、闹枝镇的暖泉子村、苇沙河镇的错草村、蚂蚁河乡贾家营村、兴旺村共6个贫困村,送演出、送培训,直接受益群众近五百人次。我们的文化志愿者们克服了天气寒冷、坡陡路滑等困难,来到各个村屯,外面虽然天寒地冻,但是志愿者内心热情如火,满怀激情,表演了歌舞、二人转、小品等节目,精彩的表演,精湛的技艺,赢得村民们阵阵掌声,也有村民在这样的氛围下自告奋勇即兴演唱,表演结束后村民们纷纷表示没有看够,希望我们能够下次再去演出。

  此次“文化惠农直通车”送演出、送培训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丰富了临江市农民在双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对贫困村的慰问演出,不仅在“两节”期间给广大农民朋友送上一桌文化惠农的饕餮大餐,同时也带去了党对广大的人民的关心和关怀。

  临江市文广新局

  20xx年2月26日

【送戏下乡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报告11-07

送金融知识下乡总结10-29

组织送清凉活动总结03-30

送清凉活动总结短讯范文11-15

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09-08

下乡支农总结08-25

文艺下乡总结12-07

下乡实践总结08-14

三下乡志愿支教活动总结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