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培训总结

时间:2023-07-11 07:17:45 热门总结 我要投稿

体育教师培训总结(合集5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体育教师培训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体育教师培训总结(合集5篇)

  体育教师培训总结 篇1

  一、体育老师要找准定位,悉心言传身教。

  教师的职不仅仅局限于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转向引导、影响、了解、激励、鼓励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服从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的大目标。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以使他们将来能够精力旺盛地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加强科研意识,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是教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参与者的自我决策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为了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反思能力,在教学中勤于反思、质疑、批判、创新,善于观察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的途径解决问题,以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转变观念,才能让教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课的概念模糊,特别是农村小学,因为体育器材缺乏,人们认为体育课就是跑跑步、做做操。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懂得了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首先,我在研修期间认真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感受很深,收获很多。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和视频,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本次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认真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和方法。

  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

  培训既紧张而忙碌,因为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这种严谨实效的氛围,让每听一课讲座我都认真聆听,精心揣摩,通过网络便捷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地扑在体育的教育教学上。有句话说的好:“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

  所以我们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断的源头水,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体育教师也是如此。教师只有认识到了体育课的重要性,理解了体育课的教学目标,那么就要想法设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因此教师必须强化自己的体育综合素质,就应该加强学习各方面的知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多学习和掌握体育方面和与体育有关方面的知识,才能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总之,通过观看视频、专家点评以及网上相互交流,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参与在线研讨和交流,我领略到了远程研修的魅力,有幸聆听到了各位学友们不同的课改心声;通过完成提交作业,我锻炼了表达,增长了个人智慧;通过阅读班级和课程简报,我分享到了学友们的研修成果和专家们的课改成果;最后,通过撰写提交研修总结心得,思想和认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培训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做好后续研修,在实践、学习中不断进步。

  体育教师培训总结 篇2

  在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是摸索着前进的,我们是在探索中总结,一边学习一边教学。通过总结,我们舍去了不合理的方法,发扬光大正确的思路,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不断的完善,不断地走向成熟。

  在几年的探索中,我个人认为,新课改应是在围绕着体育课未进行的,我们应在课前,课中,课后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新面貌,新思路。

  一、备课

  要上好一节体育课,备课是必不可少的,课改前应备课,课改时也应备课,但备课的重点却不一样,我认为,课改中的备课,应备教材、备教法,但更应备学生,应充分考虑学生是否对教材有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来调整教法以及训练手段。

  二、上课

  上好一节课,首先应看到是否完成课的任务,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单单为了完成任务而完面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应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服从指挥到自觉行动。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学习,对生活,对身体的好处,使他们学会如何自觉,自主地锻炼身体,从而能让他们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都能很好地参加体育锻炼,而不仅仅是在体育课上。

  在课堂中,教师应改变指挥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活动,指导学生活动,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探索,使学生体会到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

  应该说,体育课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更有着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体育课的一个必要环节,没有反思,就不会提高,没有反思就不会看到长处及短处。反思有多种形式,一堂体育课应反思的问题是很好的。但我认为,一堂体育课更应该反思的是这堂体育课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吗?这堂体育课中,学生有没有积极参与,教师有没有积极参与;学生的身心有没有都得到锻炼。而不应该只是反思。你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学会了动作技术。

  课程改革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探索是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中学体育的改革,更是一路坎坷,体育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更有着沉重的'任务和特别的意义,作为体育老师,更应该积极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进步。

  这一学年我有幸选了合球这门体育课,了解的东西和收获的知识都不少。通过一学期合球的学习,我发现自己不仅认识了可亲可敬的老师,还结识了许多兄弟院系的同学,合球带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心情,也给我们送来了健康和友谊。对于合球,开始我不是很了解,以前也从未接触过。

  所以在开课之前我就早早的下载一些关于合球的视频来看,希望可以了解更多的合球知识,以免在起点就落后别人。平时我也用一些课余时间了解合球的比赛的规则,动作要领等相关内容,而且每节课我都积极参与到比赛中,一学期下来我自己参与了课堂上的每一节比赛。经过老师的传授和自我学习,我懂得了这类球类运动的基本知识。合球最大特点是男女同场竞技,但比赛之中男女球员之间又不能相互冲撞。合球的场地,器材,规则与篮球相近,但又不同,步法要求更快,攻防转换也更快,需要我们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当然我自己也有一些比赛的感受。一学期下来我感觉到合球是那种不注重个人技术的球类比赛,这一点不同于篮球。它更多的是讲求团队精神,团队配合。当我在球场上参与比赛的时候,我感觉必须要发挥团体力量,单靠个人总是受拘束,而且往往败兴而归。即使球员个人能力再强,也必须要配合,这样才能把合球比赛打好。当然合球的投篮和进攻也很重要,合球比赛毕竟是以投篮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这一学期老师也以练习投篮为基础,然后分别又教会我们一些防守,队友配合的基本能力。一般我们对篮球的比赛规则了解的更多一些,而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这两类运动混为一谈,它们毕竟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像不能运球,防守时只准一对一,而且只准同性之间进行防守等等。这一学年的合球学完,我们的体育课也就结束了。

  很高兴能够以合球来伴随我度过大二的美好时光,还有这么可亲的老师和彼此相处融洽的同学。我们在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进入一个陌生的体育班级,共同和老师完成半学期的合球学习,渐渐地培养出一份无法言说的情感,这也是一种很大的收获。郑老师是一个很平易的人,待我们很好。课堂上也很认真,经常和我们共同打比赛,做课前准备活动,给我们一种很轻松的感觉。相信下一学期郑老师和我们一定会共同度过更完美的时光,把合球学得更好。我也相信这门课将对我以后大学生活的发展有很大帮助,让我可以充分地利用这项体育运动来激发学习的热情,更好的完成大学生学业。

  体育教师培训总结 篇3

  20xx年1月,我很荣幸参加了xx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为期2天的xx市体育教师基本技能测试培训活动。作为体育教师的一名新兵,这次培训我保证时间和学习效率认真学习思考认为,这次培训主题鲜明,教师专业成长及有效课堂教学。这次体育教师培训给予了我们体育教师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

  本次培训学习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两位位授课老师都是我市的一线体育教师,他们对体育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生的课余训练、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上报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技术动作的规范,口令清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把新的课程方法和理念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加培训,我收获了很多平时很难了解到的经验和教学方法,通过学习让我更深的认识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体育课的乐趣,这对我的体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也一定会更加进行教学探究,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通过学习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各位老师也在努力的探索新方向。

  第一天给我们培训的街舞。通过学习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音乐乐感很强,节奏符合中小学学生身心特点,在教学中穿插运用能能好的促进教学效果。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有效果和效率,要让学生的身体、技能和情意体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性是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健身性。健身性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特有的属性。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学习的四个方面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目标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实现,这四个方面是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的。体育教师只有掌握了教学技能才能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天复习武术五步拳和武术健身操雏鹰展翅,通过郭老师的专心讲解领做动作,使自己从新认识到动作细腻的重要,改变原来的错误动作,避免误导孩子,影响教学。通过学习也看出体育方面的不足,这套武术健身操,居然没有在普及推广。体育重视程度真是需要加强,增加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体质健康很重要。武术健身操的考核,教研员用的方法很妙,巧妙的点名方法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去学习。

  总而言之,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只有不断学习认真学习,才能进步。改变学生体质健康首要的责任必须落实,身体健康与体育活动开展势在必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点带面,争取全面健康的有效落实。

  体育教师培训总结 篇4

  一、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

  1、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2、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二、熟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1、课堂的观念变了

  ①课堂不在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②课堂不再是对对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体育教学需要练习,但更需要兴趣。

  ③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④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

  2、教学内容选择余地大。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处理更加机动灵活。

  3、评价方法有所改变。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评价采用自模和常模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实践,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意识明显提高。

  4、体育与身体健康相联系。提出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和五个领域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的更多、更仔细。

  5、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实践中,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形成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积极、认真,学习效果好。

  6、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或由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练习方法,以提高教学实效。

  总之,通过这此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的角色和学生相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选择权让给学生,授于鱼不如授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让课堂追求一份诗意,让孩子们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体育教师培训总结 篇5

  xx年9月18日至10月17日,我在唐山师范学院参加了河北省高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唐山师院领导聘请了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田联讲师张英波教授,河北师大田菁教授及原唐山二中特级教师田印钰等名师为我们授课,到唐山一中、唐山二中、唐山十六中这三所全省知名的体育先进学校考察学习,感觉很有收获,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本次培训我接触到了目前先进的教学理念。

  1、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由以前的“快乐体育”无具体教学内容,向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瑜伽等项目中任选一项,学生按兴趣分组,一般每组不超过40人,教师进行专项教学。

  2、体育课的组织。学校统一编排体育课,同一年级4.5个班(一般300人左右)同时上体育课,打破班的界线学生根据兴趣分组,同时有7.8位体育教师按专项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又回到了以前的`三段式(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或四段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3、体育课分组教学,这也是体育新课标模块教学的要求,是体育课改的发展方向。

  二、了解了一些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

  体育教材上的内容大部分是前苏联五、六十年代的训练方法,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次培训,张英波教授提到了“核心力量”,讲到了身体动作离不开以髋部、骨盆等关节肌肉组成的核心。训练中应重视这部分肌肉的锻炼。

  三、学会了如何写规范的论文。

  四、通过听《班主任校本培训―育己方能育人》讲座,使我了解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五、通过听《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使我学会应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更好地上好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