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

时间:2024-04-22 08:16:18 热门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1

  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1《化学实验安全》

  【内容说明】

  本课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个知识点:化学实验安全。

  本课包含六点内容:

  第一点:遵守实验室规则

  化学实验前,要牢记实验安全规则。

  第二点:了解安全措施

  1.药品的安全存放;

  2.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第三点: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1.药品的取用;

  2.物质的加热;

  3.气体的收集方法。

  第四点:实验后药品的处理

  化学实验“三废”的正确处理方法。

  第五点:化学实验安全“六防”

  “六防”包括防爆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防倒吸和防污染。

  第六点:实验安全“顺口溜”

  【设计思路】

  本课为高一学生的新授课,设计时的具体思路为:

  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诺贝尔试验炸药引发令人痛心的事故的故事,引出掌握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其次,展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在目标引领下学习。

  接着,全面进入新知的学习。在新知学习模块中,以图片的形式再现知识点1“遵守实验室规则”;以文字填空、连线加图片的形式再现知识点2“实验安全措施”;以归类总结加图片的形式再现知识点3“实验室正确操作方法”;以表格形式总结知识点4和5“实验后药品处理”和“化学实验安全六防”;最后用朗朗上口的整齐对正的.顺口溜总结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再现知识点6。

  此外,精心挑选合理的课堂练习(并配有详尽的解析)帮助学生及时训练提高,有效掌握本课内容。

  最后,简洁精炼地进行本课的小结,梳理知识点,强化记忆。

  整个设计中文字、知识图片、表格、色彩及有趣的插图合理搭配,在呈现知识的同时也有引入入胜的良好视觉体验。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2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C+2H2SO4(浓)CO2↑+2SO2↑+2H2O

  (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5)C+H2O(g)CO+H2

  (6)3Fe+4H2O(g)Fe3O4+4H2

  (7)8Al+3Fe3O49Fe+4Al2O3

  (8)2Mg+CO22MgO+C

  (9)C+SiO2Si+2CO↑

  (10)2H2O22H2O+O2↑

  (11)2NaCl+2H2O2NaOH+H2↑+Cl2↑

  (12)4NH3+5O24NO+6H2O

  (13)2Na2O2+2CO2=2Na2CO3+O2

  (14)4Fe(OH)2+O2+2H2O=4Fe(OH)3

  (15)N2+3H22NH3

  (16)2SO2+O22SO3

  (17)2C2H5OHCH2=CH2↑+H2O

  (18)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19)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20)C2H5Br+H2OC2H5OH+HBr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3

  1、原子定义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小。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4、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5、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外层不超过8个。每层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多可容纳2个电子)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4

  胶体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1~100nm)。

  2.常见胶体

  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4.胶体的提纯:渗析法

  胶体的提纯:渗析(用半透膜);胶体与浊液的分离:过滤(滤纸)

  5.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

  6.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

  ①盐卤点豆腐

  ②肥皂的.制取分离

  ③明矾、Fe2(SO4)3溶液净水

  ④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⑤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⑥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⑦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⑧纳米技术与胶体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5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1)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_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_.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9)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6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1)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XX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XX.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9)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7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序号原物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主要操作方法

  1 N2 O2灼热的铜丝网用固体转化气体

  2 CO2 H2S CuSO4溶液洗气

  3 CO CO2 NaOH溶液洗气

  4 CO2 CO灼热CuO用固体转化气体

  5 CO2 HCI饱和的`NaHCO3洗气

  6 H2S HCI饱和的NaHS洗气

  7 SO2 HCI饱和的NaHSO3洗气

  8 CI2 HCI饱和的食盐水洗气

  9 CO2 SO2饱和的NaHCO3洗气

  10炭粉MnO2浓盐酸(需加热)过滤

  11 MnO2 C --------加热灼烧

  12炭粉CuO稀酸(如稀盐酸)过滤

  13 AI2O3 Fe2O3 NaOH(过量),CO2过滤

  14 Fe2O3 AI2O3 NaOH溶液过滤

  15 AI2O3 SiO2盐酸`氨水过滤

  16 SiO2 ZnO HCI溶液过滤,17 BaSO4 BaCO3 HCI或稀H2SO4过滤

  18 NaHCO3溶液Na2CO3 CO2加酸转化法

  19 NaCI溶液NaHCO3 HCI加酸转化法

  20 FeCI3溶液FeCI2 CI2加氧化剂转化法

  21 FeCI3溶液CuCI2 Fe 、CI2过滤

  22 FeCI2溶液FeCI3 Fe加还原剂转化法

  23 CuO Fe (磁铁)吸附

  24 Fe(OH)3胶体FeCI3蒸馏水渗析

  25 CuS FeS稀盐酸过滤

  26 I2晶体NaCI --------加热升华

  27 NaCI晶体NH4CL --------加热分解

  28 KNO3晶体NaCI蒸馏水重结晶。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8

  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盖

  钠、磷等失火迅速用砂覆盖

  少量酸(或碱)滴到桌上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

  较多量酸(或碱)流到桌上立即用适量NaHCO3溶液(或稀HAC)作用,后用水冲洗

  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先用抹布擦试,后用水冲洗,再用NaHCO3稀溶液冲洗

  碱液沾到皮肤上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

  酸、碱溅在眼中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

  苯酚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擦洗后用水冲洗

  白磷沾到皮肤上用CuSO4溶液洗伤口,后用稀KMnO4溶液湿敷

  溴滴到皮肤上应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无毒有机溶济洗去,后涂硼酸、凡士林

  误食重金属盐应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

  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撒上硫粉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9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检验类型鉴别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鉴定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推断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检验方法①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②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③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④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方程式)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检验方法

  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硫化氢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一氧化氮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一氧化碳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9) 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10)PO43-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11)NO3-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最新】相关文章: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12-13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02-20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12-16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5-31

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03-22

高一化学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01-22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03-18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07-13

高一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