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时间:2024-04-25 07:29:15 热门总结 我要投稿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篇1

  学分制在国外存在已久,我国对学分制的引入稍晚,因此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完善的状况,鉴于将其应用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必须要做好对这一制度的构建工作,同时还要将其真正的应用到具体实践过程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其应用效果的提高,以为中职学校德育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德育学分制概述

  对德育学分制的了解能够为其应用过程提供基础,同时也是每个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总的来说,所谓的德育主要指的便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培养的过程需要在相关制度下进行,具有一定程度的严肃性,同时也是形成了一定体系的。在最初,将学分制应用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当中是以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为基础实现的,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评价,学校要将其以学分的形式反映出来,以使其能够更加清晰的体现出学生的种种素质及水准。这样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对自身形成清醒的认识,这对于其对道德的认知水平的'提升及其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大力度构建德育学分制评价体系

  对德育学分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中职学校德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中职学生道德素质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构建过程主要需要从对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具体实施途径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1.对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对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为体现公平,保证评价结果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道德素质,可以将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分为基础分与附加分两个角度进行评价。首先,中职学校可以将德育的基础分设置为100分,其中思想政治分以及道德品质分均占据其中百分之三十的比重,纪律分占据其中百分之四十的比重。其次,对于附加分来讲,可以将其适当分配在社团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等方面除此之外,还要形成相应的处罚机制,以使学分制能够更加完善。2.具体实施途径学校可以成立以主管副校长、学生处、系部干事、班主任、学生干部等为主要构成的德育学分制测评实施小组。主管副校长任组长,主要从德育管理职责、资源分配、整改验收等过程来保障德育质量水平;班主任、学生干部负责对照测评标准细则,实施完成本班学生的具体德育测评工作。

  三、对道德要素的培养及构建

  1.道德认知课堂教学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形成既符合国家意志要求,又富有职教特色、利于学生成长的德育课程体系。职中在德育课教学上,将课程分为必须、选修两类,必修课主要以20xx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方案为指导;选修课则指汇编校规校纪的《德育手册》、第二法律讲堂等。

  2.道德情感学校可以开展特定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以及猜谜语等活动,成绩优秀的学生将会得到德育附加分值。手抄报比赛使学生表达了自己对美和人生的追求、猜谜语比赛等有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心理体验。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道德意志所代表的是一个学生心理发展的状态,一旦这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学生很可能会出现厌学以及消极的现象。在对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完成,首先,中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去帮助农民进行粮食的收割等,这对于其坚定意志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4.道德行为学校可以以值周生活动为平台,以言行举止塑造为重点,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周生活动指某班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负责学校的接待引导、义务劳动、校园协理、学生管理等内容。值周生活动能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典型的经验总结,同时也能够发挥引导、实验和示范的作用。

  5.道德信念高职学校可以开展以赏识教育为指导的“校园之星”评比活动——用放大镜找优点,实施阳光育人,凡有过助人为乐、自立自强等突出表现的学生均可被评为“校园之星”,并奖励一定的德育分。通过对校园之星经验总结可以,该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性,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四、对具体实践的总结

  1.德育测评体系更加完善德育学分制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德育方法的灵活新颖和德育关系的互动民主,注重实施科学化人性教育。实践证明,德育学分制极大地提高了德育过程的系统效能,较好地解决了德育内容的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不强等问题,促进了体系的完善。

  2.中职学生德育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德育学分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做到根据中职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为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充分的教育平台。多年的德育实践表明,加强学生对德育学分制的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提高了德育队伍的整体性通过对德育学分制的总结探讨,推动了教育工作者发现教育教学与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差距,提高了学校改进教育工作理念和方法的自觉性。同时也为教师从不同角度介入德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机会,进而更好地促使他们围绕德育目标发挥其聪明才智。由于德育过程的全员上阵,大家同心协力有力地拉动了各方面力量,形成了整体合力,为“全员德育”提供了有效载体。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是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想要保证德育效果的提高,可以将学分制引入其中,实践证明,学分制的应用对于德育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因此,中职学校必须通过对学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培养去促使其道德水平进一步改善,以学分制为基础及鼓励手段,使其道德水平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振华.实行德育学分制和构建德育评价[J].职教论坛,200(68)

  [2]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篇2

  模式,易言之,即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使人可以照着操作的范式。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德育范型,或者说,即在一定的德育原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固的德育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来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德育理论研究者习惯于用所谓的辩证思维而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德育过程,将整个德育过程肢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孤立的静止的研究,忽视对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探讨,没有对德育过程作系统的有机的辩证的.研究,综观一下已出版的各种教育学和德育原理著作,通常都是分别对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进行研究,割裂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之间的有机联系。①这样做的后果,导致有关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如知行统一、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在有的论著中是作为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来探讨,居于原理层次;而在有的论著中,则作为德育过程中的原则或要求来研究,降到规范层次,造成把原理阐述成规范,或者把规范论证成原理的混乱,使得广大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理论面前分不出“必然”和“应然”,无所适从,给理论联系实际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导之逻辑推理上的矛盾混乱,难以自圆其说,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混乱情况,许多德育理论研究者便用“什么与什么相结合”或“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的命题来回避矛盾,如“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多种途径和方法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相统一”等等诸如此类的命题在有关论著中比比皆是。这种形式上貌似“辩证”而实质上“形而上学”的刻板机械的生硬捏合,既不利于德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发展,又不能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提供具体操作的范式。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正是对这种研究倾向的一种冲击和反正。因为德育模式既是某种德育理论的简约化的表现形式,它要求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或象征性符号来反映它所依据的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又是对某些具体德育经验的优癣加工和概括,它要求起着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德育理论研究者从整体上去系统地综合全面地去认识和分析德育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从动态上去把握德育过程点和规律,并使之具体化与操作化,有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那刻板单一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益于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空间的拓展。故研究和探讨德育模式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

  从广大德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来考察尽管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努力,我国中小学在德育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德育理论与中小学德育实际之间仍存在着许多相互脱节的地方。尤其是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中小学德育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深深地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际的难度,感到有关德育理论缺乏可操作性,可望而不可及,理论和实践之间缺乏某种联系的桥梁或纽带。虽然不少德育论著面面俱到地提出什么与什么相结合,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命题,但对如何结合怎样统一却语焉不详,给广大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许多困惑,“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

  相对稳定的德育理论与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变化的中小学德育实际总是难以贴近,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德育模式恰好能解决这个矛盾,能起到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为德育模式是有关德育理论体系的具体化,是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和易于操作的程序来反映有关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使德育实际工作者能对抽象的德育理论有一个易于理解的具体框架,有利于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把握和运用有关德育原理。故德育模式能使抽象的德育理论得以发挥其中介作用;同时,德育模式是直接来源于德育实践,是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而逐步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形式及配套的实施策略,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比德育经验层次高,应用范围广,给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套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有益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德育模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来说,确实有着重要的实践功能。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篇3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20xx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xx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xx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xx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xx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相关文章: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通用03-28

德育实践总结范文11-11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03-01

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12-18

大学生实践总结03-13

大学生学德育自评总结08-24

大学生实践总结【集合】07-26

大学生实践总结【推荐】12-23

大学生实践活动总结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