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校本培训年终工作总结开头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本培训年终工作总结开头,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学年,为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我校根据制定的校本培训计划,有序地开展了相关培训活动。通过这些举措,教师们在教学常规尤其是备课方面有了显著提升。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和主体,而教学常规管理则是学校工作的关键环节,是确保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基础。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指导,将其视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学校还强化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确保培训时间、内容、人员和考核“四落实”。
二、加强备课管理,落实一个“实”字
以往的常规管理较为松散,导致教师备课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备课与上课脱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学校以此次校本培训为契机,落实“抓好开头,精细过程,关注结果”的管理思路,围绕强化一个“实”,讲究一个“严”,控制一个“量”,坚持一个“恒”,努力实现管理过程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突出教学常规管理的有序性和实效性。针对教师中存在的“拿来主义”和虚假备课等问题,学校先后出台了教师教案检查表,并不定期进行抽查和推门听课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检查要做到有记录、有反馈,并将检查情况与教师最终的常规个人评优挂钩,确保措施落到实处。
三、形式多样,求实创新
1、自主学习模式。所有的实践都应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这种培训模式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弥补这些不足,从而提升自身能力。
2、在学校中,青年教师占据了大多数,如何帮助他们快速成长?采用“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较为合适。对于新教师的培养,可以拓展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种传统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元素,且拜师是双向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担任师傅;而在课件制作或网络技术等方面,青年教师则可以成为师傅。
3、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进行听课和评课活动。通过研讨,引导教师运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和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备课中,启发自己的课堂教学。
4、本学年初,县教师发展中心到我校进行教学视导,各学科教研员针对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我们积极利用此次机会,要求各教研组长落实这些建议,教师们反映受益颇多。此外,我们还邀请了县内名师来校指导,如瓯北镇中的郑忠道老师,他带领瓯北镇中科学组与我校科学组进行了联谊活动,并做了有针对性的讲座,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5.为避免教师未充分备课或备课与授课内容不符的现象,学校领导会随机进行推门听课,并检查该教师的教学常规,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要求其迅速整改。
6.为了激发教师们备课的积极性,我们在培训结束后组织了优秀教案和备课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对优秀教案进行展示,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教师们的兴趣,大家都表示下次会更加努力。
7、新教师培训模式。对全体新教师的成长,一是教导处和教研组长经常下去听课,并手把手地教课;二是发挥年级组的作用,由同年级的优秀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三是通过综合“两课”(即汇报课、公开课)的听、评课评估结果、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教学成绩等,对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作出评估。
四、校本培训工作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
2、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力度不够。
3、培训过程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有待加强。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继续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校本培训年终工作总结开头】相关文章:
校本培训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0-14
培训师年终工作总结开头范文12-16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08-30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06-13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精选)12-08
(精选)校本培训工作总结06-26
校本培训的工作总结09-13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10-10
校本培训年终总结08-28
校本培训年度工作总结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