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

时间:2023-12-18 09:00:20 热门总结 我要投稿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1

  按照《云南省卫生厅办公室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卫医发〔20xx〕1098号)文件精神,x区卫生局结合我区实际,在我区内认真进行了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的工作,确定了x区人民医院、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家单位为试点医疗机构,以中医康复为抓手,不断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根据对照评估工作方案内容,对我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两年来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xx区人民医院

  20xx年x区人民医院主要做好康复医学科的筹建工作,包括房屋、设备、人员、经费的逐步配套。医院将门诊三楼原中医门诊和针灸门诊的重新设计装修,并新建了近70平米的康复训练厅。先后选派3人次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进修学习。配备了中药熏蒸床、理疗床、牵引床、远红外线按摩理疗床、中频治疗仪、红外线烤灯、电针仪、周林频谱仪、温热磁场振动治疗仪、TDP治疗机、激光疼痛治疗仪等设备。开展了针灸、电针、温灸、火罐、腰椎牵引、颈椎牵引、中频治疗、超短波、红外线、热磁疗、推拿、按摩、中药熏蒸、药离子导入、中药涂敷治疗康复理疗项目等。在卫生局统一安排下购买了7张电动牵引床、3台蜡疗机、2台热敷治疗机等物理治疗设备。经过一年的准备,今年区医院成立了康复医学科,现有医师4人、护士3人、治疗师3人。在医院内建立疾病早期康复介入制度。指导3家社区开展康复治疗服务和康复咨询服务。两年来门诊康复服务7860人次,住院病人61人次。

  2、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开展康复项目:牵引、手法复位、中药熏蒸、中频治疗、推拿、电针、火罐、放血疗法。

  卫生技术人员32名,其中中医3名,没有康复专业人员。结合原有的中频,熏蒸等中药理疗康复,做好了专科优势病种的经验总结,进一步完善专科病种的诊疗规范,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继续打造好康复理疗在社区的影响力,让康复理疗成为真正的具有同等竞争力的特色专科。在两年里科室共接诊病人1250人次,收到广大患者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康复医疗设备:普通电脑牵引床、多功能电脑牵引床、中频治疗仪、中药熏蒸床、神灯、电针治疗仪。20xx年区卫生局配备了①熏蒸治疗机一台②智能疼痛治疗仪③离子导入治疗仪④极超短波治疗仪⑤艾灸治疗机⑥电针治疗机⑦神经损伤治疗机⑧磁振热治疗仪等设备,填补医院的医疗空白,为颈腰椎等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经济有效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3、小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小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中医康复科,工作人员3名,其中中医主治医师2名,中医执业医师1名。现有设备:红外线治疗仪2台,中频治疗仪2台,超声波治疗仪1台,电麻仪2台,牵引床1张。开展的项目为中医、针灸、推拿、耳穴、艾灸、拔罐、牵引、中药导入、电疗、超声波治疗。目前重点康复人群为中风后遗症患者,主要以针灸、中药、推拿、心理治疗和偏瘫康复器帮助病人进行恢复,并总结出一套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将经过医师系统规范治疗的康复者进行了记录,并建立了规范的档案进行管理。今年已有5位患者参与了康复管理,对康复建档者定时认真的进行随访,及时的与患者沟通,并且给与患者予有效的建议。另外,今年对脑肿瘤切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一名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疗效。今年特派两名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提高了中心的康复水平。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1、康复场地不足及康复设施不全,康复专业人员缺乏。

  2、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康复知识学习还在起步阶段,可以说针对性有了,系统性、实用性还刚刚开始。

  3、由于康复体系建设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卫生部门无法单独完成,因此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缺失,有利于此项工作的财政、医保、人事方面的政策措施有待出台。

  4、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不成熟,还需磨合,适合双方的分工协作方式有待探索。

  5、对公众的康复知识有待普及,康复医疗服务病源不明确,服务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6、康复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还没有显现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突出打造技术品牌。将康复医疗体系的建设纳入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工作规范,努力做好我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工作。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2

  20xx年是医疗卫生监督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今年我所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强化内部管理,规范监督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推进依法行政”这条主线,以全面推行量化分级管理为重点,积极探索医疗服务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监督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经过不断努力,我市基层卫生监督医疗服务监督工作措施有力,工作重点突出,成效明显,比较圆满的完成了医疗服务监督工作推进年工作任务。主要工作为:

  一、设立基础档案,开展量化分级管理,完善医疗服务长效监管机制

  建立并完善全市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基础档案和卫生监督档案,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基本信息、执业许可变更信息、未归入行政处罚案卷的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件、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转来的《卫生行政处罚告知单》、监督抽检的检验报告单复印件、医疗机构报送的有关总结及自查自纠材料和需要归档的其他材料归档,建立了一个信息全面、准确的综合性档案,建档率100%。使得监管部门能够更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医疗机构的有关情况。

  积极开展医疗机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通过实行量化分级管理暨执业信誉度评定,实行重点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安全隐患大、社会信誉低的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了医疗市场监督管理水平和效能;促进了医疗机构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规范行医、依法执业,全市医疗机构整体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医疗安全得到保障,杜绝和减少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了全市医疗服务秩序进一步规范,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谐。

  二、建立并发挥医疗服务

  监督哨点的监测与协管职能设立卫生监督分支机构,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镇江市医疗服务监督工作推进年要求,设立三个卫生监督分所,负责若干个乡镇的卫生综合执法监督工作。由监督所垂直管理,有关人员编制、经费等问题分别由编办、财政解决。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效率,促进监管重心下移,合理配置卫生监督资源,整合全市卫生监督力量。

  各监督哨点医疗机构均已建立了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并悬挂于明显处,医务人员也能够做到100%挂牌上岗。监督哨点能够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配备专职联系人,及时将辖区内非法行医线索上报并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查处、取缔。

  三、多部门联动打击非法行医,医疗机构量化分级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全覆盖

  我所与公安、药监、工商等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医疗机构监管,特别是非法行医情况,截止10月份共处罚非法行医6起,没收药品器械24箱,罚款3.1万元,针对医疗机构的不良执业行为处罚4起,罚款2.6万元。并将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情况及时上报《江苏省无证行医查询系统》。形成了合力攻坚之势,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打击成果,及时将工作动态上报镇江市卫生监督所和句容市卫生局。今年,我所对全市一级一下医疗机构实行了量化分级和执业不良行为记分管理,制定了工作方案和评分标准,对得分低的加大了监督频次,实施重点监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36份。对有不良行为记分的机构给予了负责人约谈和暂缓校验《执业许可证》。

  通过医疗服务监督工作推进年活动,我市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也促进我市医疗卫生监督执法水平的提高,切实保障了公众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3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我院领导对此次全面改善医疗服务的专项行动非常重视,充分认识到此次“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是我院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服务专项”工作是省厅、市局强调的战略性工作,决不是所谓“搞形式”,要迅速把专项工作推向我院并不断深化,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我院迅速成立了以院长蒋明伟同志为组长的“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提出了“提高认识、统一领导、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并积极听取院属各职能科室就专项工作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制定了由院领导分工负责,科室、人员层层负责的逐级责任制及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了相关人员培训。

  二、落实制度,合理改善。

  “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活动”中,我院重点做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落实诊疗责任制,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首诊首问负责制;建立新型的住院病人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制,制定诊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住院制。二是改进服务流程。门诊大厅和各门诊候诊区增设导医和分诊护士,在各楼层增设挂号收费窗口,实现了分楼层挂号缴费,同时全面开展电话、网上预约挂号服务,减少了门诊拥挤现象;在病人挂号、就诊、交费、检查、取药、住院等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简化程序,减少排队次数,缩短等候时间,实现门诊“一站式”服务;实行分科、分层、分散候诊,加强力量维护好门诊、急诊秩序,减少病人围观,提高诊疗质量;推行“一医一患一诊室”、“一护一患一诊室”的诊疗模式,开设简易门诊,实行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工作制,对病人提供各环节服务;常规检查取消预约,随到随做。三是开展延伸服务,各科开展电话咨询服务,减少病人往返医院的次数;专门成立病人随访办公室,对出院病人实行电话随访,并将反馈意见记录在案;通过互联网和新闻媒体开设医患交流平台,实行医务公开,解答公众咨询;建立城乡、社区医疗机构联系点制度,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定期组织高职称专家到黄河社区医院开设专科、专病门诊,开办常见病、慢性病防治讲座并现场免费行医,极大的方便了社区患者。四是医护人员加强了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沟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病人门、急诊到出入院始终贯穿人性化服务和心理支持服务,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和选择同意权。五是专门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各科室护士进行定期、不定期考核;注重落实整体护理,经常性的对护理病历进行评比,合理简化病历内容;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每天下病区对危重病人的各项护理措施进行检查;制定护理差错和安全管理报告制度,鼓励护士主动报告差错和问题,并及时召开护士长例会予以批评和纠正。

  六是提高了急诊服务的高效性,建立了畅通高效的急诊绿色通道。我院对急诊科进行不断改善,形成独立的急诊区,急诊区由急诊内、外科、急诊icu、抢救室、观察室、急诊药房、急诊检验等组成,设有120急救呼叫中心,提供24小时服务,急诊科人员相对固定、医生均是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急诊科坚决落实不推诿病人,不拖延时间的原则,对危急重病人先抢救后补办手续并实行首诊负责制。七是尽量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使病人的平均住院日不超过13天,术前平均住院日不超3天。八是改善服务态度,向病人提供微笑服务,做到挂牌上岗、礼仪端庄、态度和蔼;虚心听取病人意见,作出合理解释和指导;努力促进医患沟通和交流,提高服务标准,擦亮医疗服务窗口。九是严格控制治疗费用,落实检验检查结果同城互认制度,医务公开制度;严格实施“三合理”规范;完善单病种限价管理制度,确保病人医疗费用增幅低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十是建立信息反馈和服务持续改进机制,继续完善行风监督员沟通会制度,坚持不懈的做好出院病人回访工作;建立医德医风监督员队伍,门诊设立“病人就诊意见箱”、投诉电话、定期召开的病员座谈会,利用医院网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并逐一梳理后责成相关部门限期整改,使全院医疗服务提高到新的水平;医院及科室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服务质量标准及评价、监督、奖惩体系。

  三、寻找不足,继续整改。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我院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制得到较好的改善,但一些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院内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病人交通工具的停放需求,经常出现交通拥挤、堵塞现象,给来院就诊的病人带来不便。二是门诊电梯数量不足而延长了病人的就诊时间。三是全院的水龙头、厕所、热水供应装置等公共设施还需进一步改造,以达到感染质量控的制安全标准。四是医务人员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的增强,要坚决杜绝个别医务人员在处理医患关系中的急躁情绪。三是网上医患交流平台的建设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还不完善,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回答公众咨询。四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机制还要进一步完善。五是一些医疗文书内涵不足,质量不高,特别是个别病程记录中,三级查房流于形式,对病人重点辅助检查结果无记述无分析,没有体现对患者的告知和沟通。

  再下一步的工作中我院将把“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长期的专项工作继续开展下去。

  (一)、要将进一步改善医院的环境,包括停车场的规划、休闲区的美化、门诊科室布局,病房生活设施完善等。努力为病人打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医疗环境。

  (二)、要对全院的水龙头、厕所、热水供应装置等基础设施进行合理改造,尽力避免手动操作,以满足感染质量控制的安全需求。

  (三)、要对挂号就诊、交费、检查、取药、住院的自动化网络平台系统进行升级、维护,提高自动化水平,进一步缩短病人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四)、要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提高各病区对病历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要把每次检查结果随院例会下发公布,对发现的问题追究到人,按院有关规定予以经济处罚。

  (五)、要更好的推进黄河社区医院便民行医的窗口作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要做好社区慢病防治工作,建立完善健康档案,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六)、要点建立医患网上交流平台,开通专家咨询热线,更好的方便患者就诊。

  我院将把培养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不断开展服务意识专题教育和评比服务标兵活动,努力提高全院的服务标准。要规范服务体系,规范职工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把纠正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作为工作重点。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职业道德,努力塑造卫生行业良好形象。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4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xx年)的通知》(市卫计[xx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总结如下:

  一、深入理解,高度重视

  (一)召开全院动员大会。xx年3月9日医院召开了xx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动员会,会上XX院长就xx年我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医院成立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形成医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并在全院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号召医务人员多换位思考,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深入人心,我院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让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全面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

  (四)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医院通过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座谈会、意见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提高服务水平。在听取民意的同时,医院也积极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确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围绕工作重点,持续改进

  (一)规范预约诊疗制度。我院通过现场预约及电话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进一步拓展预约就诊模式,充实预约服务内容,逐步完善住院预约等服务。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二)落实远程医疗制度。在医联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三、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医疗服务新需求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加快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

  (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加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继续推动落实全省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逐步增加、整合就诊卡的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逐步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等服务,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

  (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提升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推进以告知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医疗告知各项要求,及时、准确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通过告知,进一步普及医疗知识,规范医疗行为,增进医患互信。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并落实日常培训与考核。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步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解决医院停车难、院内交通秩序乱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后勤人员服务意识,重点规范保安、保洁、电梯引导员等物业管理岗位的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改善服务态度,严厉查处利用岗位便利的”医托”、倒卖号源等不当行为。

  四、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亮点

  (一)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我院围绕”行动计划”,在院内开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实见行动”为主题的”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系列活动,如”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三基”培训及考核、护理课堂教学大赛、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

  (二)创造真诚的爱心服务环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和满意度。在亲情化服务中要求医务换位思考,观察自己的职责,探索亲情化服务的作用,把患者当做”熟人”、”亲人”,理解和尊重。关爱患者,主动关心、解决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困难。与患者交流时态度和蔼,为患者所想,不断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觉到亲情的温暖,给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使文化与医疗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对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工作模式做好宣传和推广,并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对于发现的问题,按要求及时整改,切实改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打造”满意在医院”服务品牌。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5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自x年xx月xx日联合体工作正式启动,x医院第一批专家正式入驻我院。x月x日市第二批专家入驻我院,为期半年,承担我院工作日的门诊工作、病区查房、会诊等工作,参与住院的脑梗死、眩晕综合症以及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诊疗方案的指导,同时对我院临床医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诊治以及头颅CT等影响学读片等。

  (二)依托x医院神经内科的先进技术,我院脑病科于正式成立,设立脑病病区和脑病门诊,是医院的重点发展学科。

  (三)医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选派科室业务骨干赴x医院神经内科进行系统性培训,现在我院脑病科除能开展神经内科常见病外,还能开展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脑出血的微创血肿清除术,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突显中医特色优势,全方位开展脑病治疗。

  二、宣传工作

  我院在电视台、报等媒体和医院大厅展板上做了大量的'宣传,大大的提升了群众及病患对医疗联合体这一新的医疗政策的知晓率,同时也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了我院的脑血管病(脑病)的专科特色优势,使得咨询和就诊患者络绎不绝。

  三、下一步工作

  (一)继续派出专业技术骨干赴市中心医院学习进修;

  (二)进一步与上级医院建立完善的双向转诊、会诊查房机制。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6

  根据卫生局印发的《基层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动”工作方案》和《医疗服务规范》的文件精神,按照“规范服务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制定了看庄镇卫生院“规范服务行动”活动计划、实施方案。而后按照方案步骤进行深入开展。现就活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规范服务行动”,是促进医院固本强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就医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就医环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积极开展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规范服务,推动“卫生强基”工程和“两好一满意”活动在我院深入开展,促进我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我院于20xx年12月,召开了“规范医疗服务行动”自查整改工作动员会议,成立了看庄镇卫生院“规范医疗服务行动”领导小组,制定看庄镇卫生院“规范医疗服务行动”自查自查标准,并根据标准在20xx年1月进行全院自查整改,通过自查,有针对性地深入进行整改,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自查整改结果

  (一)我院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等医疗服务要素管理合法规范:

  1、我院内设科室登记、注册、变更、校验及时合法,提供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的医疗服务,无出租承包科室、超范围执业及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等问题。

  2、全院医护人员具备执业资格,严格按注册专业、地点依法执业,无未取得执业资格人员从事麻醉、B超、心电图等工作。

  3、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了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建立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卫生局的医疗技术准入工作指导和监督,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对我院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我院医疗核心制度建设完善,落实到位

  我院建立健全了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三)我院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管理严格

  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和《山东省医疗文书书写规范(20xx版)》、《山东省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要求和格式(试行)》,对我院医护人员进行了病历书写培训,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病历,医院定期对病历质量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案。

  (四)我院临床用药和辅助检查合理、规范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医政发【20xx】38号)和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临床检验结果“一单通”的通知》(鲁卫医字【20xx】47号)等有关文件,对我院职工进行培训学习,我院未发现乱检查、乱用药等现象。执行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我院全部配备基本药物。我院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五)我院医疗服务流程合理,环境良好,服务优质

  我院科室布局合理,简化划价、收费、取药或检查环节;科室标识规范、清楚、醒目;配备导医人员,明确职责任务,主动为就诊病人提供服务;不断改善门诊、病房条件,配备饮水设施,为病人提供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

  (六)我院医疗服务收费管理严格规范

  医院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对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等,收费透明,接受群众及社会监督;医院无违规收费现象;医务人员无“开单费”、“统方费”、“处方费”等现象。

  (七)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输血管理安全有效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相关技术规范,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专人管理,落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措施,加强院感监测,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对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对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按要求清洗、消毒和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时,程序合法。

  (八)医疗纠纷处理及时有效,医患关系和谐

  按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意见》,改进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的制度体系;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建设,成立了医院平安医院建设领导方案及实施方案,建立了看庄镇卫生院重大医疗纠纷处置;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患者投诉管理机制,设立医务科,成立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受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

  (九)我院后勤服务管理规范,安全生产

  重点对放射科、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配电室等重要部门的'安全管理进行全面排查,排除隐患,认真抓好遗体处理、氧气供应、安全生产等各项后勤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十)我院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合法有效

  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我院防控传染病的人员进行培训。

  (十一)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医院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训练和岗位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实行学科带头人讲课制度。不断增强我院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7

  一年来,我院按照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行风建设、院务公开工作的有关精神,并根据《海港区卫生局20xx年度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实施方案》在区卫生局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并建立长效机制,自觉将卫生行风建设工作贯穿于专项治理工作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院20xx年度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协调

  (二)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一是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二是抓好警示教育。

  (三)措施有力,方法得当

  一是向院内外重新公布了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二是认真贯彻落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三是加强药品管理人员职责。四是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政策,规范医疗收费行为。五是加强农合资金的使用管理。

  二、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我院行风工作

  (一)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对医院的意见、建议,及时对这些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归纳加以整改。

  (二)抓好医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三、完善院务公开制度。

  我院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制度,对外公开医疗服务项目及服务价格、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对内向职工公开医院重大决策事项、经营管理情况、人事管理情况、药品器械采购等。

  四、存在问题

  在医疗服务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发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长效机制尚需进一步巩固。

  五、下一部工作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将在加大治理医疗服务不正之风力度的基础上,积极做好下列工作,加强院内监督管理,为我镇百姓提供优质的就医环境。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8

  一、加强儿科医务人员队伍建设。

  根据医院招聘数量和岗位需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向儿科倾斜,到20xx年累计培训儿科专业住院医师10名以上。加强培训体系建设,使培训合格的儿科专业住院医师具备独立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能力。促进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发展。在评优评先工作中,对符合条件的儿科、产科医务人员应予以重点考虑。

  二、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加强儿童医疗服务机构建设。

  加快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疗需求增加儿科门诊和儿科病房。

  2、完善儿童医疗服务网络。

  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明确服务功能定位。加强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和急救处置;做好儿童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加快建立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体系,做好孕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与康复机构协作,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促进优质儿童医疗资源流动和下沉。

  3、构建儿科医疗联盟。

  促进区域间儿科医疗服务同质化,推动区域医疗资源、患者需求的双向流动。通过对口支援鼓励儿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诊、巡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方便患者就近就诊。

  三、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

  1、合理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体现儿科特点及不同年龄人群医疗服务差别。收费标准高于成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调整后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避免增加患者就医负担。

  2、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

  健全以岗位风险评级、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做到优绩优酬,提升儿科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在医疗机构内部分配中,充分考虑儿科工作特点,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工资水平。

  3、开展贫困家庭儿童医疗救助。

  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和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实施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提高儿童重大疾病救治保障水平。

  4、做好儿童用药供应保障。

  建立儿童用药审评审批专门通道,优建立健全短缺药品供应保障预警机制。

  四、防治结合提高儿童医疗服务质量。

  1、促进儿童预防保健。

  规范开展儿童保健、儿童健康管理,做好预防接种,强化新生儿和婴幼儿保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等服务。开展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家庭儿童保健意识。

  2、加强儿童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

  开通儿童急危重症绿色通道,提高救治能力,提高儿童疾病院前急救反应能力,及时将急危重症儿童转运至上级医院。

  3、有效应对高峰期医疗需求。

  制订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满足高峰期儿童患者医疗需求。

  4、加强中医儿科诊疗服务。

  设置中医儿科,提供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诊疗服务。

  5、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畅通医疗纠纷投诉渠道,建立投诉反馈制度。大力开展“平安医院”建设。

  五、存在问题:

  1、信息网络技术刚起步,不能利用互联网拓展和延伸优质儿科医疗资源的服务。

  2、我院的.房屋结构等原因,在客观上限制了儿科的发展。

  3、我院为专科医院,科室少,主要是儿科、妇产科、保健科,可能一些政策对儿科的倾斜没有综合性医院那样明显。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9

  根据我院《xx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自20xx年6月1日,全院进入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现就20xx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我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如下:

  一、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1、扩大预约比例。我院通过电话预约、现场提前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预约诊疗率及复诊预约率均为100%。

  2、实现分时预约。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分时段预约率为100%。

  二、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1、合理调配资源。一是合理安排值班,能够根据就诊患者就诊病种排序(内科)安排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二是在检验科专门开展针对急诊检查项目及时出具结果的检验小组。

  2、加强急诊力量,及时救治重患。我院制定了《急诊科院前急救制度》,要求做好院前、院内的衔接工作,并做好电话记录、出诊记录。严格落实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将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原则,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及急危重症患者,均能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需住院患者及时收住。

  3、将院外术前检查、术后康复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负担。

  三、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持续改善医疗质量。

  今年,我院组织医疗核心制度专项检查,病历质量,处方质量、医疗临床应用技术、医院感染检查各10次,通过开展医疗核心制度考试、“三基”培训及考核、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处方点评等活动,使手术前诊断符合率、处方合格率、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率、治疗好转率、出院病人临床路径比例、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CT及MRI大型设备检查准确率大大提高,急诊平均留观时间、平均住院日、医院感染现患率稳步降低,并早已开展检验结果同级医院互认平台。要求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医疗核心制度,不断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切实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

  加强护理力量,落实优质护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精神,我院所有病区落实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使责任护士回归病人床边,有效增进了护患交流和沟通,护士的责任感明显提升,病人综合满意度达到90%以上。实施护士岗位管理,重新修订层级护士管理制度,完善层级护士考核进阶机制,根据层级护士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职称,安排在相应技术难度和专业要求的护理岗位工作,体现能级对应,并与绩效挂钩,使医院优质护理落到实处。

  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强化药事服务。

  医院现有专职药师人数14人,每月均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每名医师进行处方点评:有合理用药指导,严格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同时医院还开展了抗菌药物培训考核和处方、病例质量点评工作,使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稳步走上新台阶。

  六、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我院制订了《医疗纠纷案件管理制度》、《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医疗事故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设立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流程及投诉电话,以实事求是态度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和第三方参与调解机制工作,积极参与医疗责任保险。

  2、规范院内投诉管理。医院在门诊大厅公示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在门诊大厅、住院病区设置投诉举报箱,并开放多种渠道,如现场投诉、总值班电话投诉等,收集患者意见,确保投诉举报途径畅通。

  七、存在的问题

  1、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目前无自助查询服务。

  2、门诊缴费渠道单一,门诊一站式服务尚待完善。

  3、与多家医院建立医联体,却未实现远程会诊和信息共享功能。

  4、未开展日间手术。

  八、下一步工作安排

  1、尽快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添置自助查询、挂号、缴费设备,为患者提高优质的服务。

  2、加强与医联体医院的沟通合作,提升服务质量。

  3、立即召开相关科室会议,讨论研究日间手术的病种及流程,严格控制平均住院日。

  对照《20xx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信息表》(医疗机构),我们有许多地方有欠缺,做的不足,也有许多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我们将按照计划要求持续改进,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给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10

  根据《福建省办公厅关于开展20xx年十项惠民便民医疗服务措施的通知》(闽卫医20xx14号)及县卫生局的要求,我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狠抓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为群众和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价廉的全程医疗服务。让辖区居民切实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今年我中心开展惠民便民医疗服务措施,具体汇报如下。

  一、推行预约诊疗服务

  1、我中心在辖区的每个居委会设立一名责任医师、一名责任护士和一名责任领导,通过逐门逐户开展问卷及诊断,了解居民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健康需求以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实行社区卫生服务医生联系卡、预约诊疗、24小时出诊、流动巡回医疗、健康咨询等形式的服务,定期跟踪服务,实行动态管理。让居民切实享受到实惠。

  二、完善双休日及节假日医疗服务

  我中心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医疗服务,充实医疗力量,延长看病时间。根据患者就诊需求和规律,相关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开展节假日上午或全天侯诊。

  三、优化门急诊服务环境和流程

  1、今年,我中心重新装修了宽敞的预防接种大厅。优化了预防接种环境和服务流程。

  2、改善门急诊设施和条件,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等候时间,确保救治及时有效。

  四、推广优质护理服务

  我中心在住院部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逐步减轻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生活护理。

  五、合理控制医药费用

  积极推行临床路径。降低参保病人预交金金额。对处方药能少用的药物绝不多用;可用可不用的,则不要用。根据治疗效果,尽量缩短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杜绝不合理用药,降低居民的医疗费用。

  六、建立医疗服务行为公示制度

  1、定期向社会公布中心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药品及高值耗材价格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管,不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七、抓好与中医院的医疗协作工作

  继续做好与中医院的医疗协作工作及双向转诊机制,提高中心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

  八、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

  1、持续推进和完善以“五位一体”长效机制建设为主要载体和重点的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维护医院正常秩序,截止目前,我中心没有出现过“医闹”行为,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

  2、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认真解决患者投诉,提高群众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九、全面提高新农合保障和服务水平

  我中心积极宣传新农合政策,提高住院保障水平。全面开展新农合普通门诊统筹,努力做到即时结算,方便病人报销费用。设立新农合公示栏,及时通知县管理中心的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全面上传医疗服务信息,做到0投诉率。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11

  根据我院《XX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自20xx年6月1日,全院进入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现就20xx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我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如下:

  一、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1、扩大预约比例。我院通过电话预约、现场提前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预约诊疗率及复诊预约率均为100%。

  2、实现分时预约。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分时段预约率为100%。

  二、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1、合理调配资源。一是合理安排值班,能够根据就诊患者就诊病种排序(内科)安排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二是在检验科专门开展针对急诊检查项目及时出具结果的检验小组。

  2、加强急诊力量,及时救治重患。我院制定了《急诊科院前急救制度》,要求做好院前、院内的衔接工作,并做好电话记录、出诊记录。严格落实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将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原则,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及急危重症患者,均能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需住院患者及时收住。

  3、将院外术前检查、术后康复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负担。

  三、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持续改善医疗质量。

  今年,我院组织医疗核心制度专项检查,病历质量,处方质量、医疗临床应用技术、医院感染检查各10次,通过开展医疗核心制度考试、“三基”培训及考核、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处方点评等活动,使手术前诊断符合率、处方合格率、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率、治疗好转率、出院病人临床路径比例、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CT及MRI大型设备检查准确率大大提高,急诊平均留观时间、平均住院日、医院感染现患率稳步降低,并早已开展检验结果同级医院互认平台。要求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医疗核心制度,不断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切实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

  加强护理力量,落实优质护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精神,我院所有病区落实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使责任护士回归病人床边,有效增进了护患交流和沟通,护士的责任感明显提升,病人综合满意度达到90%以上。实施护士岗位管理,重新修订层级护士管理制度,完善层级护士考核进阶机制,根据层级护士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职称,安排在相应技术难度和专业要求的护理岗位工作,体现能级对应,并与绩效挂钩,使医院优质护理落到实处。

  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强化药事服务。

  医院现有专职药师人数14人,每月均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每名医师进行处方点评:有合理用药指导,严格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同时医院还开展了抗菌药物培训考核和处方、病例质量点评工作,使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稳步走上新台阶。

  六、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我院制订了《医疗纠纷案件管理制度》、《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医疗事故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设立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流程及投诉电话,以实事求是态度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和第三方参与调解机制工作,积极参与医疗责任保险。

  2、规范院内投诉管理。医院在门诊大厅公示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在门诊大厅、住院病区设置投诉举报箱,并开放多种渠道,如现场投诉、总值班电话投诉等,收集患者意见,确保投诉举报途径畅通。

  七、存在的问题

  1、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目前无自助查询服务。

  2、门诊缴费渠道单一,门诊一站式服务尚待完善。

  3、与多家医院建立医联体,却未实现远程会诊和信息共享功能。

  4、未开展日间手术。

  八、下一步工作安排

  1、尽快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添置自助查询、挂号、缴费设备,为患者提高优质的服务。

  2、加强与医联体医院的沟通合作,提升服务质量。

  3、立即召开相关科室会议,讨论研究日间手术的病种及流程,严格控制平均住院日。

  对照《20xx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信息表》(医疗机构),我们有许多地方有欠缺,做的不足,也有许多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我们将按照计划要求持续改进,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给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范文通用12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xx年)的通知》(市卫计[xx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总结如下:

  一、深入理解,高度重视

  (一)召开全院动员大会。xx年3月9日医院召开了xx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动员会,会上xx院长就xx年我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医院成立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形成医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并在全院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号召医务人员多换位思考,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深入人心,我院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让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全面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

  (四)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医院通过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座谈会、意见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提高服务水平。在听取民意的同时,医院也积极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确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围绕工作重点,持续改进

  (一)规范预约诊疗制度。我院通过现场预约及电话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进一步拓展预约就诊模式,充实预约服务内容,逐步完善住院预约等服务。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二)落实远程医疗制度。在医联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三、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医疗服务新需求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加快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

  (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加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继续推动落实全省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逐步增加、整合就诊卡的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逐步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等服务,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

  (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提升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推进以告知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医疗告知各项要求,及时、准确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通过告知,进一步普及医疗知识,规范医疗行为,增进医患互信。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并落实日常培训与考核。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步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解决医院停车难、院内交通秩序乱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后勤人员服务意识,重点规范保安、保洁、电梯引导员等物业管理岗位的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改善服务态度,严厉查处利用岗位便利的"医托"、倒卖号源等不当行为。

  四、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亮点

  (一)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我院围绕"行动计划",在院内开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实见行动"为主题的"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系列活动,如"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三基"培训及考核、护理课堂教学大赛、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

  (二)创造真诚的爱心服务环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和满意度。在亲情化服务中要求医务换位思考,观察自己的职责,探索亲情化服务的作用,把患者当做"熟人"、"亲人",理解和尊重。关爱患者,主动关心、解决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困难。与患者交流时态度和蔼,为患者所想,不断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觉到亲情的温暖,给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使文化与医疗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对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工作模式做好宣传和推广,并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对于发现的问题,按要求及时整改,切实改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打造"满意在医院"服务品牌。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总结】相关文章: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总结08-04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总结【锦集6篇】10-11

医疗服务卫生监督工作总结10-08

社区行动总结10-16

医疗培训总结01-25

医疗培训总结03-10

医疗个人总结01-09

灭火行动总结范文11-25

光盘行动的活动总结09-12